川普讓烏克蘭變菜單,下一餐是台灣?(風傳媒)

川普讓烏克蘭變菜單,下一餐是台灣?(風傳媒)

俄烏戰爭打滿三周年,在美國總統川普強勢回歸之下,於烏克蘭首都基輔舉辦的紀念活動,只有歐盟與十多個小國領袖蒞臨打氣,美國方面連代表都懶得派。回首兩年前,西方各國爭相邀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訪問;對照當時的意氣風發,和現在的冷清落寞,世態炎涼與國際現實的冷酷無情,可見一斑。

川普美國變臉,世界警察走樣

令人瞠目的是,川普與歐洲盟友分道揚鑣,轉而與俄羅斯同一陣線。烏克蘭向聯合國大會提出「推進實現烏克蘭和平」的草案,雖然表決通過,但美國和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國一起投了反對票。連中國、印度等國也都是棄權票,美國居然和俄羅斯、白俄羅斯一起對提案投了反對票。川普政府在國際機構中,就俄羅斯與歐洲安全議題公開與盟友決裂,代表美國長期外交政策劇烈轉向。

川普政府近日施壓基輔,要求烏方簽署礦產協議,欲獲得價值5000億美元的烏克蘭礦產資源。美國前財長桑默斯(Lawrence H. Summers)指出,川普強迫烏克蘭簽署的礦產協議,比一次大戰後懲罰德國的《凡爾賽條約》還過分,而且懲罰的是被侵略國烏克蘭,更與二戰後美國協助西歐重建的「馬歇爾計畫」背道而馳。

更難堪的是,不僅美國垂涎烏克蘭的稀土,連歐盟也想分一杯羹。烏克蘭擁有豐富礦產資源,包括錳、鈦、石墨、鋰等,但川普對稀土特別有興趣。然而,俄羅斯總統普京竟然投川普所好,願拿稀土資源跟美國交易。指俄國擁有的稀土,比烏克蘭「多出一個量級」,並準備好與「包括美國在內」的境外夥伴合作開發。

雙普直接對話,意在孤立中國

而烏克蘭的礦藏,有甚多位於俄占區,包括一半的稀土礦藏。2024年第三季,烏克蘭主動提出與盟邦合作開採礦產的構想,希望藉此在和談中取得安全保障。未料,如今川普竟逼著烏克蘭簽「賣身契」,強取豪奪礦產收益,還不提供安全保障。

最近川普與普京同一口徑,宣稱「烏克蘭不該發動戰爭」,表示烏克蘭「未來可能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還指澤倫斯基是「獨裁者」。澤倫斯基則反批川普是「活在俄羅斯惡意假訊息的世界裡」,還稱,希望川普團隊應該要「更接近事實」。顯而易見的是,川普顛覆了美國過去孤立俄羅斯的政策,與莫斯科直接對話,甚至在沒有烏克蘭代表參與的美俄兩國秘密會議下,強迫烏克蘭割讓克里米亞及烏東地區給俄國。

俄烏戰爭滿3周年之際,普京表示,俄羅斯不反對歐洲國家參與美俄針對戰爭的和平談判,並指出,之前歐盟長期拒絕與俄對話。普京也在這一天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重申雙方的夥伴關係,「不針對第三方,也不受任何第三方影響」。但川普對普京遞出橄欖枝,雙方針對烏克蘭戰爭進行視訊通話,意圖離間中俄關係,顯示川普已把關注重點放在中國這個主要戰略對手身上。

烏克蘭遭出賣,「疑美論」獲平反

德國大選變天,右翼勢力崛起,勝出的基民/基社聯盟黨魁梅爾茨(Friedrich Merz)向川普政府開嗆,聲稱要讓歐洲加速擺脫對美依賴。法國總統馬克宏赴華府會見川普,指美國突然改變對烏克蘭政策,川普不該向俄羅斯示弱,否則會讓北京認為有權入侵台灣,「面對中國時如何讓人覺得可信?」

美國扭轉過去三年對烏克蘭的政策,引發外界擔憂,中國可能因此受到激勵鼓舞,進而加大對台灣領土的聲索。《紐約時報》報導,台灣眼睜睜看著川普改與俄羅斯站在一起而背棄烏克蘭,不禁開始憂心面對中國威脅時是否過於依賴美國支持,尤其川普對台灣民主沒有堅定的承諾。台灣未來若面對同樣的處境,總統賴清德是否也有勇氣向川普「直言」?

美國對烏克蘭政策大逆轉,川普正一步一步地逼著澤倫斯基就範。美國前國務卿布林肯曾引用西方諺語:「你若不坐在餐桌上,就是在菜單上。」正是烏克蘭活生生的寫照。這三年來,數百萬烏克蘭人因戰亂流離失所,並有超過4萬名平民死傷。《經濟學人》敲響了「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警鐘。如今烏克蘭已從上餐桌的饕客,變成了一道任由大國宰割的菜餚,緊抱美國大腿的台灣,能不脊背發涼?

面對國際變局,該如何因應美方的無理要求,「AI政府」已有腹案了嗎?

 

*本文經風傳媒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