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怒而興師太隨性 誰還敢相信(陳國祥)

川普怒而興師太隨性 誰還敢相信(陳國祥)

作者:陳國祥(資深媒體人)

川普向全球80多國發動貿易大戰,這是何等重大的事情,但臨陣大轉彎,除了對於採取報復措施的中國大陸再提高關稅之外,其餘國家或地區暫緩90天實施對等關稅。重大決策這樣翻來覆去犯了兵家大忌。《孫子兵法》有云:「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中美貿易戰全面開打,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從10%加10%,再增至54%,不滿中國提出報復措施,又增到104%,在中方回擊後,美國最新對中關稅已提高到125%,且立即生效。中美關係自此面臨徹底破裂的風險,全球貿易市場也充滿不確定性。

中國大陸的對策一以貫之,具有戰略定力。面對川普出狠招一再加碼,北京絲毫不示弱,「奉陪到底」之聲不絕於耳,兩方如今都無退路,只有硬幹到底,較量誰先服軟。

川普步步進逼,無論就經貿或政治上言,習近平都沒有讓步空間,只有窮盡所能,實施報復性關稅,並加碼美國公司列入黑名單、針對特有商品實施出口管制等。儘管近年來大陸經濟陷入增長乏力的困境,內外資企業外移者眾,但不應戰必然將被看衰,而且真的會走衰。

中國比較可恃的條件是非屬民主國家,川普受民意制約,一旦物質短缺或是百物價格飛漲,政府將經不起強烈抗議與反彈;中國官方頂得住民意壓力,有打持久戰的優勢。貿易戰時日一久,民意終將「升天」,美國的天塌得下來,中國的天塌不下來。

中國的一大底氣來源是近年對美國的貿易依賴大減。美國從中國進口商品的占比從2016年的21%降至去年的13%,顯示中對美的貿易依賴在過去10年間已有巨幅下降,而美國2024年對中貿易逆差為2950億美元,約占美國經濟規模的1%。金額雖不算太大,但對中國而言,卻是經濟榮枯之所繫。

另一方面,中國有部分出口美國的商品改道,經由東南亞國家或墨西哥進入美國市場,藉此規避關稅。川普為此對這些國家徵收超高關稅就是要封住這些取巧的避稅門路,使中國出口企業沒有巧門可鑽,高關稅造成的中國連帶損失將十分可觀。

對中課徵高關稅,美國消費者受到的衝擊不小,中方對美國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也將推高美國商品在中國的售價,嚴重傷害大陸消費者。除了關稅,中美還有其他方式能透過貿易戰對彼此造成損害。中國在關鍵金屬精煉中占據核心地位,包括銅、鋰、鍺與鎵等稀土元素,出口設限後對美國帶來諸多不便,美方對中國的科技卡脖子必然更用力。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中美兩國合計約占全球經濟總量的43%,兩個經濟體進入全面貿易戰後,將導致各自及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甚至陷入衰退,對全球其他國家造成拖累,全球投資也可能因此受到打擊。

此外,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製造國,其產能超過國內消費需求,出口遠高於進口。這些商品難於出口到美國後,中國企業可能會尋求將其「傾銷」至其他國家市場。這對外國消費者可能有利,但也可能傷害這些國家的生產商,威脅當地的就業與薪資。而這些國家的政府必然採取保護措施,結果將減少中國產品的出路,也傷害兩國經貿關係。

中美貿易戰若全面爆發,其外溢效應將波及全球,後果非常負面,時間愈久,對兩國及世界造成的損害愈大。

中國不利之處在於數年來經濟低迷,民生困苦,社會不滿情緒趨強,政權處於歷史性的正當性危機關頭,如今爆發中美關稅大戰,必然對政治、經濟、社會與人心的矛盾產生雪上加霜效果。

川普對華大張旗鼓發動貿易戰,沒有贏就是輸,而輸的可能性不小,因為其韌性不如中國。物質短缺及物價高漲在所難免,而中國拋售美國國債的後果堪憂,將使美國政府的信用與美元的霸權地位削弱。美國除了蒙受經貿上的紛擾與損害,其在全球的信譽將大不如前。「怒而興師」缺乏系統性的戰略思維,太過隨興,誰還相信川普及其政府?

 

*本文原刊登於中時,經作者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