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和平遺願對兩岸的啟示(中時)

教宗和平遺願對兩岸的啟示(中時)

教宗方濟各21日返回天父的家。在20日復活主日,教宗仍來到伯多祿大殿中央陽台向羅馬城及全世界頒賜降福,並發表復活節文告,強調生命的寶貴,鼓勵恢復希望,籲請為和平祈禱。

教宗在文告中表示,「每個生命都是寶貴的」,他關心遭受家庭暴力的婦女與兒童,以及受到輕視的最弱小者、邊緣人士和移民。教宗特別提人道主義危機每況愈下,鼓勵有關各方繼續努力「達致公正且持久的和平」。教宗在最後的文告中,「渴望有個和平的未來」。教宗的和平渴望提醒世人全球衝突的擴大。

批判川普主義的理盲

教宗辭世前的20日上午接見在2019年皈依天主教的美國副總統范斯。教宗不同意范斯引用天主教神學概念「愛的秩序」為川普的反移民政策辯護,教宗回應范斯應「建構無差別手足情誼的愛」。教宗在川普首任時即批評打壓移民行動「可恥」,表示「一個只想到築牆、不想搭橋的人,不是基督徒。」川普重返白宮後執意強力驅逐非法移民,教宗仍指此「將是一場恥辱」。教宗不同於俗世國家的領袖,對「川普主義」的理盲直言不諱的批判。

面對衝突與對立的世界,教宗在2024年耶誕節文告中呼籲「與自己和好,能夠彼此和好,甚至與我們的敵人和好。」、「讓武器噤聲並克服分裂」,此亦為教宗實現祈求和平與和解的法門。方濟各關懷貧苦移民、反戰及熱衷環保,譴責全球資本主義剝削窮人的過度行為,親民作風使其成為繼若望保祿二世後,另一代受世人尊敬的教宗,其「和平」與「和解」的主張,對兩岸的緊張及國內的朝野對立的緩解極具啟示性意義。

在位12年的方濟各教宗任內推動教會諸多的結構性改革,對同性戀採取寬容的態度,並推動中國大陸天主教會信友完全共融的「一牧一棧」。2018年9月教廷與北京簽署《主教任命暫定協議》,尋求解決中共建政以來北京與教廷在主教任命之歧見。陸梵主教任命權妥協不為陸梵關係正常化,而為在中國大陸的福傳工作,使大陸天主教友能善度信仰生活及致力大陸天主教會與教廷重新合一。

何況主教任命權並非教廷與北京關係正常化的唯一障礙。教廷國務卿帕洛林直言,協議雖向前邁出一步,但教廷不會天真到以為此後一切順利。教廷不會以犧牲宗教自由與北京進行關係正常化的交易,教宗對此展現耐心。2024年9月,教宗訪問亞太4國時表示,陸梵對話成果良好,中國是偉大的國家,擁有千年文化。其對話及相互理解能力超越不同的政治體系。

堅持中華民國是中國

剛恆毅神父曾言,教廷經驗豐富,不會為取悅一方或另一方而妥協,完全的不偏不倚。教廷非一般俗世國家,其外交有其特殊性,教宗方濟各不會以「主教任命權」與中國大陸交易「建交」。教宗在復活節文告強調,「在沒有宗教自由的地方,或在沒有思想和言論自由、不尊重他人意見的地方,就不可能實現和平。」教廷與北京在「主教任命」的協議未構成「外交締結條件」。

兩岸分治後,教廷堅守「一個中國」政策,在台北的駐華大使館英文名為「Apostolic Nunciature to China」,教廷國務院行文我國駐教廷大使館時亦使用「Embassy of China to the Holy See」。中共政權與教廷關係之障礙不在「一個中國」或「台灣問題」,教廷在外交上不介入俗世的中國政權之分裂,更無涉對「台獨」訴求的支持與否。對教廷而言,若與中共政權達成關係正常化協議,即將在台北的「駐中國大使館」遷往北京,無涉兩岸分合或統獨。

無關北京與教廷之間的《主教任命暫定協議》,台梵關係仍在我們手上,此外交關係自1942年至今,教廷承認的中國代表仍是在台北的中華民國政府。教廷在台北的大使館為「駐華大使館」,而非外交部所言之「駐台大使館」,賴政府在對邦交國外交的用字遣詞上偷渡違憲的「台獨」,無助於維繫中華民國與教廷的外交關係。堅持中華民國是中國,台灣在華夏之內,始為「深化我國與教廷基於共同理念的長久邦誼」的根本。

 

*本文經中時授權轉載,原文連結: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50423004243-262101?chdtv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