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當側翼 國安危機!(黃丙喜)

智庫當側翼 國安危機!(黃丙喜)

作者: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亂棒又揮來了!智庫做為公共政策的眼睛和頭腦,本來可以適時提供政客觀、專業的政策分析和施政建言,但近十年量變又質變,導致眼不清,腦不明,讓賴政府的對外談判陷於自嗨的困境,豈非國安危機?!

川普的貿易談判非常詭詐,同一時段祭出貿易、科技、軍事和金融等多張鬼牌;同一時間則單挑、單邊、單項談判,各個擊破。對手稍不留情就會淪為俎上肉,任他宰割。

賴政府對美談判先已誤判大局,讓了台積電,叫出零關稅、大投資和大購買,傾囊誠意換得的只是面子的優先談判。裡子呢?川普說,未來二到三周內會重新對部分國家實施對等關稅。還放出有九十到一百個國家願意談判的空氣,軟硬兼施。賴政府的國家隊真的準備好了嗎?

學到用時方恨少,政務決策更是如此。近年全球地緣政治的興起,張忠謀、郭台銘等企業領導人早就廣納政治經濟學等人才進入決策體系。民進黨政府豈能後知後覺,笑看全台的美研所、大陸所一個個消失,卻鼓勵退職高官另設各種名目的智庫,如此自家,加上預算誘引,他們怎麼敢於諍言?

這種近親繁殖的智庫不只出現在對美研究,對中國大陸更是偏頗。全球股王巴菲特曾笑買川普一九九五年上市的股票,等於猴子射標。台灣不少智庫的研究是先有屁股,再有腦袋。這根本是側翼、傳聲筒,敲出來的怎不會是聖上英明的鼓聲!

國際貿易放諸四海皆準的「重力理論」指出,貿易量的大小跟經濟規模成正比,與地理距離遠近成反比。中國大陸的經濟規模和地理距離,都是台灣不能忽視的競合對手。賴總統忘了台灣是以經貿實力立足國際,一味「反中倚美」,不惜把對岸列入境外敵對勢力。反觀越南領導人重大職責之一是妥善處理好對中和對美關係,跟敵友都在造餅,值得賴總統借鏡。

台灣智庫的對中研究也令人憂心。中共今年三月初召開的全國政協和人大兩會,涉及中國大陸內部、外部的政經和社會情勢,其中傳遞出的政策訊息,當然值得賴政府關注。特別是,川普重新上任後的印太戰略,俄烏戰爭邁入和戰的關鍵期。今年中共的「十四五規劃」即將收官,中共如何因應當前的國內外經濟社會困境,在在牽動著習近平提出的「二○三五遠景目標」。

智庫不只是一個公共政策的平台,更是邀請跨領域的學者專家經由理性、科學和務實的研討,打造引導國家社會向上成長的公共知識場域。然而,台灣不少智庫的對中研討主題,先入為主地設定為習近平就是極權統治模式,而無從集中民主兼籌探討;針對習近平對外關係也獨斷定名威權擴張,未齊觀川普的印太戰略及美中台等等客觀形勢。更大的缺失是,幾乎只躲在研究室裡堆砌資料,而多未跟真正有決策經驗者對話,如此建言不錯誤引導政務判斷已是大幸!

 

*作者為「新故鄉智庫」國政顧問,本文原刊114/4/26聯合新聞網,由作者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