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愈亂愈好 藍以毒攻毒(張景為)

賴愈亂愈好 藍以毒攻毒(張景為)

作者:張景為

全台大罷免第二階段連署即將邁向尾聲,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心戰喊話,宣稱至少有31席國民黨立委會被罷掉;另一方面,檢調則持續對國民黨各地方黨部進行搜索、約談、羈押與起訴,從表象上看,綠營目前的罷免聲勢要壓過藍營好幾層。

距離賴清德總統520就職周年只剩1星期,接下來將有兩個深具衝擊性與戲劇性的變數,一是檢調會不會進一步搜索國民黨中央黨部、甚至約談黨主席朱立倫;二是國民黨會不會在立法院發動罷免賴清德總統。

這幾個月的罷免攻防戰虛虛實實,翻騰至今,賴總統與民進黨的思維布局可以用「愈亂愈好」來概括,而從戰略推演到戰術操作,顯然都是有備而來,比國民黨來得積極主動。相對地,藍營則是消極因循,一路被壓著打、拖著跑,直到朱立倫日前公開喊出要發動「罷賴」,才算出現了一個較高層次的大動作;這個動作可以用「以毒攻毒」來形容。

諸多跡象顯示,賴清德應該早在去年1月總統、立院大選投票揭曉後不久,便已積極思考、規畫如何突破其少數總統的執政困境,並在立法院藍白聯盟展現對其監督、制衡的威力後,決定發動此一違背民主選舉原理、史無前例「全罷免」在野黨立委的驚人之舉。

不分個別立委表現,而是採取全面否定敵對政黨國會議員的瘋狂罷免,由於連結了其一貫的「抗中保台」的抹紅操作,果然引發了強烈的民粹動員,不僅荒廢了國家政務與經濟民生的推動,更造成了社會嚴重的撕裂與對立。

這不禁令人想起中共創黨與建國領導人毛澤東的名言:「天下大亂,形勢大好」,他認為透過動亂才能改變現狀、重塑新局,有大亂才有大治,至於這期間會造成多少國家毀壞、生靈塗炭的代價,那都是成就歷史鐵律下必需的「犧牲」。

以我們正常人包括前總統陳水扁在內,認為一位少數總統應做的理性決策,賴清德卻是反其道而行,一是他根本不想做全民總統,想的只是如何先抓緊深化其4成的基本盤;二是他完全不和在野黨協商妥協,也不和大陸做任何溝通交流,以對抗取代合作、硬槓到底看誰能撐,儼然就是他的不二法門。

和其前任總統蔡英文相比,賴清德顯然信念更獨、手段更狠,也更堅定;蔡英文在任時打壓在野黨與異議者,儘管遭到「民選獨裁」的批判,但她好歹是贏得了過半數總統選票與國會多數的完全執政,如今賴想玩得比蔡更大,想賭一次翻盤,卻只有4成的得票率和國會少數,正當性不足卻玩得如此大又狠,爭議自然更大。

另一方面,朱立倫當然清楚以立法院現在的席次結構,想要「罷賴」根本不可能,但這將是藍營首度大規模的轉守為攻,以罷賴來為之後的罷免攻防戰凝聚士氣、提供長期抗戰的動能;而且更能以罷賴的反諷性來凸顯大罷免的荒謬性,這就是「以毒攻毒」的效果,當然這都還得視藍營如何操作以及在野陣營是否團結而定。

台灣正處於內外交逼的驚世變局中,如果民進黨的大罷免獲得成功,影響的絕非只是國民黨是否被「滅黨」,而是台灣將重回一黨專政的惡性循環。如果沒有監督制衡,想靠民進黨的自律自清?光看那些綠電貪汙案、公帑養綠共諜,就別做夢了吧!

 

*本文原刊114/5/12中時,由作者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