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吹垮綠電夢 賴政府還沒醒(中時)

颱風吹垮綠電夢 賴政府還沒醒(中時)

今年第6號颱風薇帕來襲,暴風圈正逐漸通向台灣南方近海。中颱丹娜絲襲台已近2周,颱風造成的後遺症仍然在持續中。其中,造成全台累計停電100萬戶、3座電塔倒塌,電桿倒斷近2500支,創下歷史最高紀錄,而重災的嘉南地區連續停電超過200個小時,也是40年來僅見。

風災毀光電 綠電難達標

這次丹娜絲颱風更帶來了一個台灣過去未曾出現過的災害,就是光電板大量遭到毀損並且到處散落。西南沿海的太陽能光電板情況嚴重,經濟部統計,共有33處光電案場受損,合計有2800公噸水面型光電板受到損毀。這些光電模組板除了引發環境災難,大量散落在海上、農田、林地、漁塭的破碎光電模組板,直接與各種植物和漁農作物接觸,更令民眾擔心是否會有食安問題。

不過是一個中颱,竟然破壞了數量如此巨大的光電板,很難不令人質疑,這些光電板或屏東外海架設的光電浮台,到底是如何施工的?一查之下,才知道原來水面型光電不需要經過環評;不只如此,高雄大樹區和山里社區「吃」掉3座山頭的51公頃超大光電場,也不需要經過環評;甚至有員工爆料,當初施工時連排水系統都沒有照著設計圖做,而是使用簡易的排水管排水。難怪丹娜絲一來,山壁崩塌、滾滾黃泥水泛濫,光電板不見了,居民看到一片光禿禿的山坡地,罵聲不斷,向光電場業者抗議,要求立刻「把樹種回去」!

光電業者會不會把樹種回去、恢復昔日的綠色山林,不得而知。但這場颱風已經吹醒了台灣人民的綠電夢。從前總統蔡英文到現任總統賴清德,民進黨已經投入了9年多的時間經營綠電,面對一場颱風後的滿目瘡痍,也到了該全面體檢的時候了。

民進黨的非核家園已在今年5月17日核三廠2號機停機除役後,正式落實。然而,當初設定的發電占比卻遠未達標。蔡英文訂定非核後的2025年,燃氣發電占比50%、燃煤發電30%、再生能源發電20%。但前經濟部長王美花在2022年已提前預告目標無法完成,要等到2026年綠電才能到20%。

賴清德上任後也知道,就算是2026年也做不到,因為2024年的綠電占比僅11.7%,其中還包括1.07%的水力發電,因此藉著提出所謂的「第二次能源轉型」,將綠電占比目標改為2030年達標30%,占比提高但時間推遲,誰知道屆時會如何?

環評把關何在 綠電代價高

更何況,經過前面9年上山下鄉到處種電,台灣還有多少空間可以繼續增加光電裝置?政府訂定屋頂光電未來10年倍增、地面光電3倍的目標,內政部在今年2月預告實施《建築物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標準》草案,強制規定新建或增、改建建築面積達1000平方公尺,每20平方公尺需設置1瓩(kW)光電,以擴大光電裝置。但目前能裝置的屋頂如政府機關、廠房、新建大樓等,許多都已裝置,還沒裝的就是存在各種困難的案例,要如何克服?再說,台灣地窄人稠,挨家挨戶屋頂裝設光電板,還有很大的公安問題;台灣因屋頂光電板發生的火災,近年來確實有增加的趨勢,賴政府還要繼續拚下去嗎?

至於砍樹種電、漁電共生、農電共生等案例,引發的環境生態惡化和農漁獲品質變差、數量減少等問題,近年更是層出不窮。這次丹娜絲颱風掀翻光電假面,政府強推綠電便宜行事,竟讓那麼多案場不經環評即可施工,簡直是草菅人命。面對無良的執政者與廠商,民眾當然會對新開發案說「不!」不但如此,民意更應督促政府和業者一一查驗已經或正在施工的光電、風電案場,務必確認每個環節都合規合法。政府再怎麼想要增加綠電,也不能拿人民的生命財產做代價。

丹娜絲颱風吹垮大量光電板,風力太強,風機也必須暫停,但經濟部掛保證表示,不用擔心光電板受損會影響發電,因為此次颱風只影響0.4%的總發電量。不解釋還好,一解釋,大家嚇一跳,原來人民配合民進黨政府犧牲好山好水、毀壞美好家園的結果,也不過只能增加這麼一點綠電,難怪民進黨政府再生能源的目標年年跳票。這樣的能源政策還要繼續走下去嗎?

 

*本文經中時授權轉載,原文連結: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50719002654-262101?chdtv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