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君記者會,練廢話的典範(呂紹煒)

作者:呂紹煒

不清楚什麼叫「練廢話」的人,可以去看鄭麗君周一記者會,堪稱典範,值得細細品味、學習。

網路上有流傳著一些所謂的「練廢話」段子,例如:香蕉越大則香蕉皮越大;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那麼我猜的就是對的;你們這些年輕人明顯比我們這些老一輩的年輕…….。這些話的特色就是:每句話都正確無誤,但全部說的都是振振有詞的廢話。

台美關稅談判結果,台灣得到的是20%的關稅,高於日韓的15%,賴政府就被駡到臭頭,待大家「無意中」得知所謂20%的稅率是「疊加上去」(即原有稅率再加20%)之後,更是群情激憤。這個激憤,一部份是對談判結果的失望與不滿,一部份是對賴政府在幾個月的談判過程中的「黑箱作業」的反彈。

對談判過程、內容、美方的各種要求、為何談判陷入僵局無法達成協議等,先前總統賴清德雖然召開一次記者會,但只用了一句「雙方簽有保密條款」就打發了心中有千百個問號的社會大眾。這次我方負責談判的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出面開記者會對談判作說明,原先外界還期待能為民眾「解惑」,讓大家了解幾個大眾關切的核心問題,但結果是令人失望了。

在川普與其它國家的關稅談判中,除了談稅率外,更要附加許多其它各種壓榨其它國家的條件,這些條件概括而言就是:投資美國、採購美國。例如,從川普手上拿到15%關稅日、韓、歐盟,歐盟承諾(3年)購買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投資美國6000億美元;日本承諾投資美國5500億美元、購買1000億美元的天然氣;韓國承諾投資美國3500億美元、購買10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

因此,台灣社會最關切的是:美國對台灣提出什麼條件與要求?以「投資美國」項目而言,是如外媒彭博所說的要求台灣跟日本等額的投資美國5500億美元,還是如經濟部長郭智輝無意中脫口說出的「投資4000億美元」?「採購美國」項目,台灣被要求採購美國能源是比照日韓的1000億美元,還是老美要得更多、金額接近歐盟的2500億美元(1年)?

所有人都知道、也肯定美方有這些要求,但這些要求與金額,在鄭麗君的記者會上,完全得不到答案,甚至可說是隻字未提,從這個觀點看,還真是「廢話連篇」哩。

此外,台灣因半導體製造能力讓川普眼紅不已,除了三不五時鬼扯台灣從美國手上偷走半導體的論調外,也一直對台積電極盡壓榨之能事。那麼,台美談判中,美方是否有針對半導體提出條件與要求?是傳說中要台積電「入股」挽救英特爾、還是要台積電再投上千億去挺那個孫正義的水晶之地ai園區?亦或是完全未針對半導體提出要求?

這些社會與產業界關切又充滿疑慮的問題,鄭麗君的記者會上,完全沒有給出答案,頂多就說說「台美關稅談判會和接下來232條款包裹一起談」。 

甚至連關稅談判中最基本的一點:美國對我方降關稅的要求,記者會都跳開不明說。所有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的國家,基本上都要接受一個霸凌式的不平等條件:美國要課他國關稅,但此國卻一定要給美國商品零關稅優惠。台灣不可能例外,社會特別關心的大概就是進口車、保健食品、農產品是否會變零關稅。

但鄭麗君連這個基本問題都不說明,只說「美方長期關切我國議題也都在報告當中,包含美規車,農產品標準,還有輸入許可制度,符合國際標準等,許多議題都是我們必考題,都列為磋商範圍…..」,政府則是「在美方期待市場準開放以及解決非關稅貿易障礙下,始終秉持國家、產業利益,維護國民健康、糧食安全等基本原則因應跟磋商,期盼達到降稅目標」。

有任何人可從這些談話中,了解美方的要求、得到實質資訊嗎?沒有,就是全部都是官話與廢話。

這就是鄭麗君花80分鐘召開記者會,而且號稱非常開明的讓記者提出不少問題的情況:真正民眾最關切、影響國家利益最鉅的議題毫不觸及,倒是說了不少與核心關鍵問題無關的產業與就業市場評估等,偏偏這些評估又被批為過於樂觀、粉飾太平。

這場記者會除了作為「練廢話」的典範外,另外有一個大大的「亮點」是:鄭麗君說台美談判沒有黑箱。如果不是全國民眾都「認知錯誤」,就是賴政府官員與社會脫節過鉅。因為從4月對等關稅公布後的談判到8月的結果出爐,從頭到尾就是一個大黑箱,從立委民代到社會大眾,沒有任何人知道談判狀況,到底美方提出什麼要求條件?協議難成的爭執點在那裡?政府可曾對外透露一二? 

如果這不是黑箱,什麼才算是黑箱?甚至當鄭麗君召開記者會,儼然要向全民說交代談判時,所有民眾最關切的重要問題全部不談,讓這個記者會本身就彰顯談判的黑箱性質。對照當年指責他人黑箱、要求透明的氣勢,是讓人搖頭感嘆,可笑亦復可恥。

*本文原刊風傳媒,經作者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