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孔令信(大學教師、資深媒體人)
當卓內閣推出新的2.0內閣時,立刻反映出一堆問題:這樣的團隊真能解決大罷免大失敗後的國內朝野對立氛圍嗎?財經小內閣真能帶動與美關稅談判並帶領國內企業走出新的出路來嗎?更麻煩的是意識形掛帥的部長依舊在,抗中依舊、兩國論的困境仍在、兩岸緊張依舊,如何在美中兩強對抗之下,走出我們可以發展的空間與機會呢?
沾沾自喜的卓揆帶著新閣員出面時,所謂16位新人,有專家學者,然而再仔細看看,哪裡有什麼亮點?哪裡有什麼新義?一個體育部新部長30歲的李洋,就把新閣平均年齡拉低下來,這就叫做年輕化?這位是總體經濟家那位是個體經濟專家,用這兩位專家就可以和川普談判?用他們倆就能帶領新閣向前衝出關稅大戰帶來的經濟大衝擊?
沒有看到新加坡的黃循財是怎樣率領星國上下,從四月初就戰戰兢兢地穩紮穩打來因應川普所有的「不確定」性與善變作風,讓新加坡的關稅保持在10%,沒有疊加關稅,是亞洲最低的,而新加坡專家們表示,新加坡對等關稅在亞洲最低,使其出口相對美國其他貿易夥伴具競爭力,關稅較高國家的跨國公司可能會考慮擴大在新加坡產量。顯然,在川普關稅大戰中新加坡不但站穩了腳步,而且相較亞洲各國更具競爭力。
請問卓內閣,龔明鑫早就在對美談判隊伍裡了,如今他擔任經濟部長,他有何良策可以談出更低的關稅與免除加關稅呢?對不起我們沒有在新閣看到這樣的高手!
賴總統想要新閣能帶領經濟發展,問題是沒有邀請國內業者與財經學者專家共同來會商,我們可以如何從當前現況,重新整理並找出和川普對談的籌碼與機動策略,人家南韓就是有靈活與機動的談判隊伍與策略,讓李在明總統可以和川普當面對談還可以討價還價,而不致於弄得其國內經濟筋動骨!對不起,我們在卓內閣中同樣看不到能和國內與國外對談與協調的高手, 更看不到卓內閣有何經貿全盤嶄新的靈活策略。沒有這些強有力又能積極主動的高手現身,意味著卓內閣就是處於被動與消極,從鄭麗君在立院的答詢中,可看出卓內閣2.0同樣談不出什麼更低的稅率,至於疊加關稅也可能無法突破,而卓內閣迄今還在寄望川普「大發慈悲」,不能用自己的籌碼去抗衡不確定的川普,對不起卓內閣再更新也同樣難有突破啊!
若是無法突破川普防線,那麼卓內閣有沒有最壞的打算?對不起,不能只有補貼而已了!補貼只能救急不能救窮,國內的經貿發展在最壞的情況下該如何重新與全盤改造和布局呢?對不起!卓內閣多數閣員都是留任的,既無新想法又擺脫不了意識形態與政治操作,如此一來,根本不可能有什麼大破大立的作風, 卓內閣只知執行賴總統的意志,卻不向國內業者與學者專家請益,共商大計,對不起一直這樣下去,就是會拖垮國內的經濟發展,現在當務之急,還是請賴卓放下成見,謙虛地向國業者與家學者好好請教吧!
把關稅與經濟發展列為執政第一優先,放下其他的政治操作與意識形態。 專心務實搞經濟吧!
我們觀察卓內閣2.0之所以如此無新義與如此讓人失望的關鍵,還是賴總統根本沒有面對與處理大罷免大失敗的政治效應與政治責任,這場對在野黨全面罷免的政治操作就是發動國會「類政變」,不是只有「公民自覺運動」那麼簡單,賴政府從去年大選結束之後就馬上要推國會執政黨過半,賴與卓和老柯三人密商、接著青鳥被叫出,包圍國會,這已經是「當家鬧事」,進而暗中促成罷團在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完成罷免藍委連署,這樣的操作是在執政黨的行政優勢與動員行政支援了!已經背離「公民不服從」的立場與原則。賴主席還在中常會上下令支援罷團,讓35席藍委全部罷免。當賴主席下此動員令時,大罷免就已經是政治運動而非「公民自覺」了!
全黨挺罷免,又有中選會利用行政優勢來操盤,一方面讓所有罷綠委的提案全數封殺,一方面讓全數罷藍委的提案一一過關,最後需要補件的也延長時間讓罷團達陣,中選會自失中立立場,站在執政黨的立場促成了726與823兩場罷免, 還有技術性封殺反廢死公投,只讓全啟核三進入公投,中選會完全不尊重民意,就是為了促成「大罷免大成功」。而檢調與司法系統在中選會的資料援助與綠營有系統舉發,針對藍營罷綠委提案中有死人連署等案例,用涉偽造文書篛罪名此來搜索、調查與羈押重辦國民黨黨工與提案發起人;相對地藍營檢舉綠營提罷藍委案有死人連署等情況,則全部輕輕放下,不了了之!如此辦藍不辦綠,有顯地偏頗辦案還是為了幫執政黨「大罷免大成功」。
可以說罷團公民自覺在人前做理由,而執政黨暗在背後,如此操作讓賴、卓與柯三人密商的「類政變」政治操作一一實現,到了第三階段投票。726罷團與賴柯和卓都是信心滿滿「大罷免一定大成功」。卻沒有意料到726當天不同意票一票一票地比同意票還要多,24比0的結果完全打碎賴卓與老柯一年多前的美夢。黨內王世堅趕緊出來要求到此為止,不要再搞823。 但賴不敢得罪罷團與曹興誠等,還是硬要繼續罷到底,問題是823敗得更慘7比0。核三重啟公投雖未過關,可是宣意重啟核電的聲勢以三比一痛擊綠營,連核三在地的屏東選民就是宣意大過不同意方台南高雄與嘉義等綠營鐵票區同樣地同意重啟核電勝過不同意。重重打臉民進黨的非核家園神主牌,民眾要求重新調整能源政策的聲就 在賴政府面前。
大罷免在823正式宣告大失敗,而真正應該為掀起這場國內「類政變」的三位:賴清德、卓榮泰、與柯建銘當然應負起發動與推動這場大罷免引爆的失裂社會效應與政治責任。一如罷團的曹興誠、沈伯洋與王義川、八炯、閩南狼等一樣也為他們發動這場大罷免大失敗撕裂社會效應等負責一樣。
問題是從823賴總統記者會時,看不到賴總統、卓揆 與老柯和執政黨有任何檢討與自律的責任政治的那份擔當,反過來戀戀不捨位的政客身影,更是讓人作噁。關鍵原因就是發動這場「類政變」的大罷免的三巨頭沒有一個認錯、扛起責任辭職下台。沒有認錯就沒有檢討與反省,沒有檢討反省這樣的執政黨,當然看不到726與823新主流民意—-看不到多數民意完全不滿執政黨的執政,他們站出來挺藍委,就是拒絕不正當的大罷免,就是對賴卓與柯投下不同意票!
也因為沒有把發動大罷免的政治責任扛下來的卓內閣,所以再多的新人或新政,注定都脫不了一年三個月前賴政府剛上台時那種框架,還未施政就先算計,算計在野政黨、在野領袖與黨工。 沒別的因為2026地方大選馬上要來了,所以民進黨只想到搶選票、鞏固鐵票,哪裡有心來推動福國利民的法案與政策呢?不把自己的視野放在全民,只想圖謀一黨之私,卓內閣的新團隊怎麼可能幫全民去硬頸對抗川普的關稅談判?不敢向川普說不;也不敢因抗中而硬頸拒絕中國的ECFA,在兩強之下,卓揆當然不可能開出什麼新義啊!
沒有扛下大罷免大失敗的政治責任,賴總統迄今不敢放下身段來和在野請益,一場國是會議也不敢開,國內現在反彈最大的就是司法不公,從柯P到國民黨黨工,賴口口聲聲尊重司法獨立,問題是當卓揆以胡說八道的論述來嗆白委張啟楷時,法務部長銘謙為卓揆護航,藍委吳宗憲嗆爆了鄭部長「法律規定是那樣嗎?暫時處分是那樣嗎?愛做不做高興就好嗎?暫時處分申請了以後就可以不做嗎?哪一個法律、哪一個學者敢跟我說有這樣子的制度!什麼時候申請之後可以暫時停止執行?我國有這樣的制度嗎?」賴卓體制口口聲聲尊重司法,卻完全用自己的意思解釋司法,更利用政治來指導司法,在推動大罷免時就是這樣惡搞,如今大失敗後,完全不知反省,更不思改革,沒有客觀與獨立公正的司法,民眾怎麼可能再相信卓內閣,只知繼續利用檢調與司法打壓在野,朝野怎麼可能會相信你的團結與朝野和解呢?
最關鍵的是賴把林右昌先推出來卸責,在立院黨團又把老柯推出來,想要祭上老柯來息眾怒,可是偏偏老柯倚老賣老,堅信他的大罷免是大成功的,綠委又愛又恨,藍白委則已向老柯釋出橄欖枝, 希望共推更多福國利民的法案,可是卓揆呢? 賴總統呢?不認錯還要用舊哽來唬弄全民!老柯當然要為他推動大罷免大失敗負責,可是賴卓躲在老柯背後,不敢坦然面對自己一年多前錯誤的決策認錯負責,沒有嚴格與自律的責任政治,根本不是真正的民主,光喊民主卻不擔責任,賴卓「狗嘴吐不出象牙」,新內閣同樣開不出新義也解救不了賴卓的施政危機啊!
*本文原刊登風傳媒,經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