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連賞(南台灣教授協會理事長)
從726和823兩次反罷免及重啟核三公投的結果可以知道,台灣的主流民意是希望社會和諧和睦,不要內鬥,不要製造對立,不要撕裂族群,也不要把不同的意見「視為雜質」。當然也更期待兩岸「要和不要鬥」,因為和平共處才是王道。
我是金門人,回想幼年時期44天的823炮戰,還有單打雙不打的炮火歲月,心中餘悸猶存,炮彈落彈量達47萬多發,軍民死傷3000多人,房屋全毀及半毀9000多棟,還犧牲三位中將副司令官,整個大、小金門幾乎被夷為平地,慘不忍睹!幸賴英勇國軍將士用命,用8吋榴炮及響尾蛇飛彈回擊,我軍在海空戰中才獲得最後勝利,也粉碎中共解放台灣夢想,更奠定了今天台澎金馬自由民主和安定繁榮的局面。
從金門看兩岸關係,歷經古寧頭大戰、823、大二膽戰役及93炮戰的金門居民,已經深刻了解戰爭可怕,各界才努力要把過去的殺戮戰場,轉變成和平廣場。昔日恐怖的水鬼摸哨匪諜村-小金門雙口,如今已華麗轉身為最美麗海灘,也成為最夯的觀光客打卡景點,每年在這裡舉辦金廈泳渡,都吸引成千國際泳將參賽,而對面就是近45年來數千棟高樓平地起、經濟起飛的廈門濱海新區,目前小三通金廈大型渡輪每天24航班擠滿台商以及大陸人潮,還有大陸花費300億人民幣正在興建金廈大橋,另外金門人已有1萬多人在大陸置產,今天金門絕對沒有人希望再看到兩岸兵戎相見。
可是最近9年多從蔡英文到賴總統執政,兩岸關係嚴重倒退,還形成嚴重敵意螺旋,兩岸搞得兵凶戰危,變成國際地緣政治上一顆不定時炸彈。試想一味抗中、反中、仇中、去中國化、去中華文化、去蔣化,然後把大陸定位為境外敵對勢力,兩岸交流被終止,形成居民及社會交流的肅殺氣氛,動不動被調查,社會瀰漫著不安氣氛,造成寒蟬效應。
最近還有同事赴大陸參加研討會,因為未報備還被罰兩萬元。甚至把陸配視為醜化對象,更煽動青鳥以實際行動來騷擾陸配,醜化陸客,兩岸不但反對交流,還築起一道高牆,更使得兩岸戰爭指數不斷拉高,國家處於備戰狀態,真的有點走火入魔了,這樣子兩岸關係將何以為繼呢?
我們再看幾組兩岸經貿數據,台灣與大陸的貿易量2024年仍達2312億美金,對大陸貿易依存度約為27%,另外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從2021年高達1000億美金,目前約為700億,雖略見下滑,仍可看出其重要性。我們一味舔美效忠,軍購達9000億台幣,增購天然氣還加碼投資,奉送美積電,結果換來20%+ N 疊加至25-31%的對美關稅,殊為不值。
你說兩岸經貿交流重不重要?再看兩岸大學陸生交流數字,2016年高達4萬2000人,2025剩下不到1000人,再回頭看看本學年台灣大一新生跌破20萬人,兩年後只剩17萬,預估會有40所大學面臨關門或轉型命運,廣納陸生不是可以解決燃眉之急嗎?為何捨此而不由?
此刻我想到的是王昌齡的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兩岸一衣帶水,同根又同源,兩岸一家親,只是分「灶」不分「家」,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智者以小事大,安身立命要靠智慧,就像開台耆老吳沙所說「路若會通,子孫才會成功」,兩岸關係只有走向和諧、和睦、和平三和的道路,才有前景。
*本文原刊登於《中時》經作者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