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庭瑤
所謂「少年得志大不幸」,似也在台灣政府的國安會上演。被認為是台灣通的美國資深軍事記者顏文德(Wendell Minnick),日前在Substack為文指出,台灣國安會三位副秘書長林飛帆、趙怡翔、李問,平均年齡不到37歲,也無任何情報和軍事專業,卻都當上了國安會副秘書長,可謂是「小鬼當家」(The Kids Are In The House,House也有白宮之意)。
萊爾宇宙國安課,小鬼當家又何妨?
這位「美國台灣通」有一點搞錯了,他認為台灣的國安會,權力比美國的相應職位來得大。但兩者相差何止十萬八千里,美國白宮副國安顧問的權力擴及全世界,台灣國安會副秘書長的實質行政權力,恐不及外交部長或駐美代表。但台灣當下的國安危機,並不在於「小鬼當家」或「童子軍治國2.0」。
其實年輕不是問題,三國時期的諸葛亮27歲被請出山,輔佐46歲老將劉備。不久前的台灣,當時年輕的羅文嘉和馬永成被陳水扁重用,被稱為「童子軍治國」。西方名人中,亞歷山大大帝20歲就已征服世界,法國拿破崙24歲升任將軍到處征戰,臉書創辦人祖克柏23歲就已是億萬富翁,比爾蓋茲20歲就創立了微軟,北韓金正恩30歲就接班掌握黨政軍大權。
問題在於,現在被「萊爾校長」捧紅的「童子軍2.0」,他們曾經規劃出什麼國家戰略?還是都靠背後政治勢力抬轎,只是民進黨打造「提拔年輕人」的樣板?只是會打嘴炮的花瓶,還是真有真材實料?
啟用童子氣象新,打不進川普家族
林飛帆受到蔡英文重視從公民運動轉到政壇的新秀,與蕭美琴同樣主張DEI(多元平等包容)的全球主義左派,與美國擁護川普的極右翼MAGA派,格格不入;當川普要奪走台灣的護國神山,還主張「不能疑美」。從林九萬升格成林二十萬後,依然只會搞「認知作戰」的老戲碼。最近他督導完成《台灣全民安全指引》,竟然強調「政府投降是假訊息」,也要砸鈔票發行的「生存指南」,與沈伯洋黑熊學院的「防災避難包」有高度相似性。
與林飛帆之間有「瑜亮情結」的趙怡翔,受到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的器重,而被提拔到駐美「三把手」的政治組長,甚至一度希望他擔任「二把手」的駐美副代表,但未獲蔡英文的同意。李問也是「國王人馬」,深受賴清德賞識,賴多次公開盛讚李問放棄美國籍,並到民進黨的最艱困區馬祖投入參選。但李問與國安事務的淵源,僅止於擔任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的經歷。
萊爾校長的國安問題,在於我行我素、偏聽偏信,對川普政府又應對無招,聽不進各方建言。任用三位國安會副秘書長,沒有一人有本事能打進「川普家族」圈子。
國際友人提諍言,他說「不是這樣哦」
事實上,美國前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以〈台灣如何失去川普〉為題撰文,在台灣投下一顆震撼彈。對賴清德政府最大的致命傷是戳破了「蕭美琴神話」,對美政策過度傾向「全球主義左派」,種種作為導致台灣與川普陣營漸行漸遠。連日本《讀賣新聞》、《產經新聞》、《朝日新聞》三大報都用社論規格批評賴清德,指他與在野黨不是合作對話,而是搞大罷免運動的政黨對立,其治國之無能無方,可見一斑。
曾任公共電視的英語媒體《Taiwan Plus》編輯部高階主管的艾永青(Ed Moon),近日以〈我的台灣大罷免〉(My Great Taiwan Recall)為題發文,台灣原有熱情而理性的公共討論空間,逐漸被大罷免運動的極端言論與政治動員取代,連其家人也成為攻擊目標,迫使他決心離開台灣。近日,淡大外交與國際關係系副教授莫少白(Mor Sobol)在《外交家》雜誌專文指出,賴清德內外交困,正在玩一場短期可能有效,但長期卻難以持續的「面子遊戲」(game of appearances)。
外國人看得透澈,但無論是《讀賣新聞》等日媒評論,再到英籍資深媒體人艾永青的建言,接二連三而來,賴清德都置之不理、充耳不聞,而是急著啟動「下鄉22講」拚選舉,對策動大罷免運動的柯建銘總召「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說「此時無聲勝有聲」,看來執政黨對於人民的不滿,是完全聽不進去。
執迷不悔硬上路,重演翻車大結局
川普政府最近連續釋放訊息給台灣,對台灣在國安、外交人員的任用及政策制定方面,已一再提出警告,但賴總統依然一意孤行。賴清德聽不進「諍言」,反而視之為「雜音」。始料未及的是,國安人事意外引爆出吳釗燮與林佳龍兩派勢力的內鬥內幕,成了各界關注的戲碼。駐美代表處人事安排原地踏步,坐困愁城的賴清德,令不出黨中央,也出不了總統府。
張愛玲說,「成名要趁早」。說到底,少年得志到底是幸,還是不幸,還真不好說。關鍵在於,少年得志之後,是否患上大頭症,乃至目空一切,認為權力到手理所當然,初生之犢亂出昏招。
總而言之,當前國安危機不在於「小鬼當家」,而是萊爾校長剛愎自用、聽不進各方建言。美國川普政府透過各種管道一再提醒,但賴清德總統依然故我,持續製造社會撕裂的國安危機,不意外地,翻車收場是可想而知的最終結局。
*本文經風傳媒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