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達電廠爆炸案告訴賴政府的二三事(風傳媒)

興達電廠爆炸案告訴賴政府的二三事(風傳媒)

高雄興達電廠9日晚間發生火警,對正引發討論、甚至批評與非議的能源政策而言,應該可以提供一些值得反省、檢討與修正的理由。

興達電廠的火警引發當地民眾的驚恐,有民眾說「以為飛彈打來」,之後地方民眾前往電廠抗議,要求台電停止開發。根據台電說法,爆炸原因是天然氣外洩,而因爆炸導致試運轉中的新2號機損壞,旁邊已商轉的的新1號機也停機安檢;興達新1號機裝置容量為130萬瓩、占供電比例約為3%左右,新1號機停機帶來供電吃緊風險,台電為此啟動大林燃氣5號機、興達燃煤4號機,興達2號機待命備用,以確保供電穩定。

一個電廠爆炸意外事件,炸出不少問題、也「照亮」民進黨能源政策的錯誤與暗淡的前景。

既然是一個公安事件,就從公安開始談起。在綠營的能源政策確定要把天然氣發電比例一幅提高到50%時,外界就已質疑天然氣設施的風險,因為從天然氣的儲氣槽、接收站到輸送管線、發電機組,都存在有一定的風險。對這些質疑,台電向來稱液化天然氣不會自燃或爆炸、所以安全無虞。

這次的事件顯示,即使被嚇壞的居民所稱「住在火藥庫旁」的說法有誇張之嫌,但台電那種「狀似沒事」、安全無虞的說法,肯定只是安撫之詞而已。

回頭看當初綠營能源政策把天然氣發電占比拉高到5成的考量,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考量就是:天然氣的碳排與污染較煤電低。因為能源政策以廢核為出發點,號稱要增加綠電到2成以替代核電,因此剩下8成全部是火力發電。如果8成火電中煤電居多數,則碳排與污染大概會惡化到難以忍受,因此把煤電占比控制到3成、氣電則提高到5成。在某些官方與反核人士的宣傳中,氣電不僅是比較乾淨而已,甚至就是一種「綠電」。

當然,這又是綠營與反核人士編製出來的謊言。氣電確實在碳排量與污染上都比煤輕微,但再怎麼說,它都是一種火力發電,碳排與污染肯定不低。以發電1度產生的碳排看,氣電為490克,比煤電的820克高出很多,但也比光電的48克、風電的11克、及核電的12克高出非常多。

說天然氣發電「乾淨」、有如綠電、因此要大幅增加,就是謊言,更且這次爆炸也凸顯它的風險。反核者一定會說核電發生事故的傷亡影響更大,但這種說法忽略了核電的多重(7-10重)安全措施,以發生事故與造成的死亡人數等統計數字看,核能反而是風險最低。反倒是台灣全面廢核以火電替代之後,每年因空污增加健康受損的民眾人數就要大幅增加了。

此外,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供電問題。在官方的口中,永遠是供電充裕、不存在缺電這件事,但興達爆炸事件後,台電的因應措施就告訴社會:供電充裕是謊言。一部興達新1號機要停機安檢,就必須把那些已經除役、甚至是污染嚴重的舊機組「召回重啟」,此時也非機組歲修的時候,國內供電的吃緊情況一覽無遺。 

興達電廠爆炸案也同時引發所謂的「能源區域正義」的爭議。高雄市長陳其邁在爆炸案發生後說,「自己各縣市要用的電,應該要自己負起責任,不能把所有責任都推給高雄市」,「能源的區域正義非常重要,否則對高雄不公平!」

陳其邁的「委屈」可以理解,因為去年高雄的電廠發出400多億度的電,只用300多億度,多的百億度是送給其它縣市使用。如果拿台電的112年的年報看,六都的電力自給率只有高雄與桃園及格,高雄是152.9%、桃園是137.7%,再來是新北市87.4%、台中市86.3%、台南20.2%、台北市1.4%。

不過,這種狀似合理的「能源區域正義」說法,很容易掉入形同「地方割據」的山頭主義,各縣市地方的發展與分工,既有歷史與政策因素在內,更有各地方資源秉賦不同的因素;電廠、特別是污染嚴重的火力電廠,當然是各地方與民眾都不希望出現在自家旁邊的「鄰避設施」。

但電廠又是必要又重要的基礎公共建設,終究要找地方蓋,找上的地方一定是相對土地大、人口少的地區,台北市的電力自給率低到只有區區的1.4%應該不難理解,總不成為了實踐「能源區域正義」硬要在台北市內蓋出電廠。最後勢必是有些縣市地方的電力自給率超過100%、有餘裕輸送給其它地方,有些地方自給率低而接收其它地方發出的電。

小小一個台灣如果硬要搞「能源區域正義」,既無必要、更是愚蠢、而且一定無法作到。

不過,民進黨的能源政策卻在有意無意中加劇了供電不平衡的情況,最明顯的就是原本人口就多、不易新蓋大型火電廠的雙北,反核與廢核政策讓雙北運轉中的核一、二除役、核四要廢除不重啟,如果沒有民進黨無腦的捍衛廢核神主牌,核一、二、四每年可供電450億度,以台北市1年用電約161億度、新北約224億度計,核電就足以供電雙北需求。

但在廢核後為了補足供電缺口,一定要增建機組;要「平地起高樓」、新建一個全新的電廠困難度高、時間又長,因此台電幾乎都在原有的電廠內拚命增加機組與裝置容量─桃園自給率達137%,就是因為大潭電廠一直增加機組,興達情況雷同,中火原本也有大幅增加機組的計劃,但碰到國民黨的台中市長強力反對而受影響。相較之下,興達電廠的計劃則未受地方政府阻撓,但在爆炸事件後,卻讓綠營在地方有失分之虞。

從6月的高雄大樹光電開發商的破壞山林生態、到7月颱風毀壞光電板、至今仍無法處理廢棄物,再到8月的「小英男孩光電受賄案」,早已凸顯營能源政策的千瘡百孔與問題,這次興達電廠爆炸案只是再增一個「醒世案例」罷了。 

從興達電廠爆炸案道出的二三事中,賴政府能清醒嗎?

 

*本文經風傳媒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