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打的是八國聯軍,還是淝水之戰?(公孫策)

川普打的是八國聯軍,還是淝水之戰?(公孫策)

作者:公孫策(專欄作家)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上星期說的兩句話,聽了如醍醐灌頂:國際貿易不是關於「你可以賣什麼」,而是關於「你能買什麼」。

打從「以物易物」開始,就是這個規則——交易的目的是取得(自己無法生產的)生活物資,而不是貨幣。

從這個角度思考,川普用關稅打貿易戰是以貨幣為武器,而非以物資為武器,已經處於下風。而他對所有國家一視同仁的提高關稅,而且以貿易逆差為計算基準,等於是跟所有物資供應國宣戰。最好的結果是什麼?是美國政府收到關稅,但是美國消費者買不到生活物資(供應者不出貨),或必須以更高價格取得物資(美國物價因成本增加而上升)。

川普的目標自始就只有一個——中國,這一點跟拜登是相同的,但美國已經沒有能力以一國之力打敗中國而本身不負重傷,此所以拜登一直在做的是企圖組成「八國聯軍」圍毆中國,可是他沒能成功,甚至看起來成功機會甚微,因為盟友都還想跟中國做生意。川普則是用關稅「威逼」所有國家,希望他們都不跟中國交易,形同以貨幣為武器的「八國聯軍」。

然而,克魯曼的話等於指出,這樣的「八國聯軍」不會成功。因為各國是因為還想賺美國的錢(買自己國家需要的物資),才向川普的高關稅低頭,而不是當年歐洲(加日本)列強那樣,大家一起去打中國,為的是大家都有利益。

公開反對參與「八國聯軍」的是英國,財政大臣里夫斯(Rachel Reeves)說:「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認為不與其接觸是非常愚蠢的(very foolish)。這也是本屆政府的立場。」英國每日電訊報指出,這些言論進一步表明,英國工黨政府下定決心要深化與中國大陸的貿易與金融聯繫,而這正是英國首相斯塔默(Keir Starmer)數月來推動的議程。

有能力抗拒川普關稅施壓的國家(如歐盟、英國)表明不會參與聯軍,不敢公開反對的國家陽奉陰違,這一場揪團圍剿中國就可能演成「淝水之戰」——川普是前秦苻堅。

苻堅統一北方之後,率領各族各國聯軍南征東晉,大軍號稱百萬,揚言「投鞭斷流」。苻堅本部的氐族部隊率先到達淝水,跟東晉謝玄的三萬軍隊對峙,人數眾寡懸殊,但實際上沒有那麼懸殊——北方聯軍還沒集結完成,甚至關中還有部隊(羌族姚萇)尚未開拔。史書或許誇大了朱序喊「秦軍敗了」的影響力,也誇張的形容秦軍敗退時「風聲鶴唳」的驚恐,但是,後燕慕容垂的部隊在淝水戰後「實力完全保持」,證明了其他部族多半是附隨觀戰而已。

古今時空完全不同,川普肯定比苻堅靈活善變。然而,克魯曼在另一篇撰文中指出,川普從不信守承諾,不僅會導致他輸掉美中貿易戰,還可能害美元喪失作為全球準備貨幣的地位。

克魯曼指出了最最根本的問題:貨幣的本質是「信用」。貨幣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用來做交易的媒介,但貨幣本身「饑不可食,寒不可衣」,一旦失去信用就形同廢紙。

川普政府最令各國寒心的是「海湖莊園協定」(短期國債換百年國債),雖然還只是放空氣,但「美元倒債」可是全世界的夢魘。別說夢魘成真,只要稍有一些跡象,全世界將會「草木皆兵」。

 

*本文原刊114/4/22風傳媒,由作者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