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0億預算打混 立院嚴把關(中時)

4100億預算打混 立院嚴把關(中時)

為了解政府如何因應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對台灣的影響,在野黨立委要求經濟部提出相關評估報告,不料,經濟部竟然只交了1頁A4的內容,態度草率令在野黨十分不滿;經濟部長郭智輝辯稱,給立委的是「精華液」,都是精準的數字。古有「一字千金」,經濟部回應立委的內容約為250字,所涉及的預算高達4100億元,平均1字價值16.4億元,可說是史上最昂貴的精華液!

敷衍打發 經濟部鬼混

川普在4月2日宣布對全球180多個國家或經濟體徵收關稅,除了基本關稅10%外,還有不少國家或經濟體被加徵所謂的「對等關稅」,引發全球一片驚惶,台灣也被加徵了32%,不但超過預期,且高於亞洲11個主要經濟體的平均稅率28%,及受對等關稅影響的全球60個國家的平均水準29%,算是川普關稅的「重災戶」。

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兩次提出因應對策,第一次提出「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預算金額880億元,第2次擴大規模,提出規模4100億元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目前草案已送立法院。卓揆日前特別拜會立法院,向朝野黨團說明,期盼立院能在最短時間內通過特別條例。

儘管第2次特別預算總金額暴增,但實際因應關稅的產業支持預算僅增加50億元,達到930億元,其他3170億元內容雜七雜八,例如採購新建巡防艦艇,甚至連之前被在野黨立委刪除的台電1000億元補助都捲土重來。立院國民黨團認為,與關稅沒有關聯的預算金額過高,且缺乏具體措施,實在難以認同;民眾黨則直接表明只挺與產業支持相關的部分。可以預料,未來立法院必有一波激烈的朝野爭議。

賴政府認為川普關稅可能造成的衝擊,不只在關稅和貿易層面,也會帶動供應鏈和地緣經濟及政治新風險,因此預算項目增加、預算擴大。如果經濟部真心希望可以盡早通過預算,就應該全力以赴提出詳細的報告和說明,想辦法讓立委、尤其是在野黨立委知道,為什麼預算項目要增加這麼多、金額要膨脹這麼多。經濟部唯有解釋得愈清楚,才愈能說服立委。

不料,經濟部卻放棄好好把握這個在審查預算前的「考前猜題」,竟只列出區區幾個數字、甚至還有各國被課徵的稅率等早已公開的資訊,灌水成分實在太高,這樣就想打發過去?郭智輝未免也太不把立委放在眼裡了,這種敷衍的心態不但十分不可取,也讓該預算想過關難上加難。

心存僥倖 拖字訣應付

川普在4月9日突然宣布對除中國大陸以外的所有國家暫停實施對等關稅90天,至於90天之後,關稅稅率會在何時、做什麼樣的調整,目前還存在變數。對此,政府應就不同情況做出相應政策。必須提醒行政院的是,川普只是延緩對等關稅的部分,10%基本關稅並未延期,且已於4月5日實施,這個稅率也比目前美國對台灣平均關稅稅率3.3%高出許多,因此,台灣的產業實際上已經受到川普關稅的衝擊,並不是90天之後才會受傷。危機已迫在眼前,政府千萬不要以拖字訣應付,甚至心存僥倖。

如果卓內閣想要讓4100億元天價特別預算通過,至少要先就台灣產業如何應對10%這個川普基本關稅的變局,提出具有說服力的政策,讓民意確定政府確實對關稅有因應之道。此外,中華經濟研究院推估最終川普對台關稅可能落在15%至20%間;《華盛頓郵報》則預言,川普可能將對等關稅改為向所有與美國做生意的國家課徵最高20%的齊頭式關稅;而考慮到川普在就職百日的演說中又批評了台灣,因此,也有人擔心川普可能維持早先公布的32%。無論如何,都比現行的10%來得更高、挑戰更大。

立委肩負人民託付看管國家財政的責任,嚴審預算天經地義,何況行政院提出的預算在短時間內暴增近5倍,立委當然必須處處把關,行政院要立法院通過預算,就應盡全力仔細說明。如果連面對10%基本關稅的影響和因應之道都缺乏有效說帖,像經濟部這樣鬼混的態度,要如何讓立委相信政府能應對更高的關稅?

 

*本文經中時授權轉載,原文連結: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50501003108-262101?chdtv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