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關稅談判不要黑箱(杜震華)

台美關稅談判不要黑箱(杜震華)

作者:杜震華(華梵大學特聘教授、中華貨幣金融協會理事)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宣布,我方已和美方完成首輪實體諮商,對關稅、非關稅貿易障礙及台美各項經貿合作議題,進行廣泛討論及意見交換;雙方同意近期內就各項議題持續磋商,積極尋求共識並探討進一步的深化合作。

乍看之下,似乎表示台美關稅談判甚為順利,雙方極有共識,關稅問題圓滿解決在望。但事實上,「進行廣泛討論及意見交換」很可能只是溝通了未來正式諮商時將包含的議題、範圍,以及諮商的方式,而尚未進入實質談判。建議經貿辦,除表達氣氛友善等正面發展外,應具體向國人說明:廣泛討論了什麼?意見交換了什麼?得到什麼初步結果?而非如上述的模糊敘述或官話。

事實上,賴總統在新北市產業座談會上,也針對台美談判表達了看法。他說政府會秉持「確保國家利益、維護台灣產業發展空間、不犧牲任何一個行業」等三大原則,爭取最好的談判結果。但大家都知道,美方將會透過各種要求,讓台灣為美國利益做出犧牲;不犧牲任何一個行業是不可能達成協議的。

賴政府比較好的說法應是:政府會衡量利弊得失,爭取國家最大利益;若有受到衝擊的行業,將獲得合理補償和照顧。「不犧牲任何行業」的說法是打迷糊仗的搪塞而已,換成務實的新加坡政府,應不會如此搪塞。況且,行政院長卓榮泰和賴總統早在4月就說過將以「零關稅」開始和美方談判,所以農漁業必然是被犧牲的行業,也因此遭到各方批評,認為犧牲農漁業且事前洩漏談判底線,殊為不智。

人民有知的權利,不想被黑箱作業蒙在鼓裡,所以當年太陽花學運時才會有「反黑箱」的口號。若談判過程只有冠冕堂皇的官話,談判內涵密不透風,但到最後卻是諸多產業受到衝擊,和先前官話形成強烈對比的話,政府一定會付出顯著的政治代價,不僅折損政府形象,還可能衝擊未來的選舉。

然而,適當透露談判狀況,並非洩漏談判內容,可以稍微說明每次談判時觸及哪些議題,哪些方面遭遇困難,讓民眾稍微有所了解,並有個心理準備。這是先進國家對於人民關切的諮商通常會採取的處理模式。當年國民黨政府沒能學會,導致了太陽花學運;希望過了11年後,民進黨政府可以有所進步。

當然,稍微透露內涵可能導致的一個副作用,有可能引發外界相關討論,甚至可能有所批評。然而,只要政府開誠布公,也未透露太多細節的話,就可以消弭大眾疑慮,也不違反所謂的「保密協議」。而即使外界有所討論,還可能提出具有價值的建議,成為政府談判的助力,不見得只是負擔。

台美關稅談判正由淺水區進入深水區,賴政府想獲得民眾的信賴,就請不要繼續黑箱作業。

 

*作者為「新故鄉智庫」國政顧問,本文原刊114/5/4中時,由作者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