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一切雜質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蘇偉碩)

團結一切雜質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蘇偉碩)

作者:蘇偉碩(醫師)

「黨外在野大聯盟─公民十問」第二問​

賴清德總統在桃園發表「團結國家十講」的第二講,講題是團結。他在一開頭提到1927年蔣渭水醫師曾提出「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的號召,並說明是意在團結自治運動的路線紛爭。

他一貫迴避了蔣渭水醫師當年的同胞,指的是在日本帝國殖民統治下的漢族與原住民族,團結的目的是反抗當時的統治者─日本帝國派駐在台灣的總督府─對殖民地各民族的壓迫。

賴清德不敢直面蔣渭水團結民眾反抗日本帝國殖民史實

賴總統之所以要蓄意迴避,是因為不敢直面當時的日本帝國正是為了侵略中國,才蓄意藉由朝鮮問題和中國清朝政府打了一仗,從中國的版圖割走了台灣和澎湖作為殖民地。因為一旦直面日本是侵略國,台灣是日本侵略中國而強取的殖民地,賴總統個人在團結國家第一講所建構的歷史基礎會完全崩潰,失去向北京叫板的籌碼,也失去標籤他人的政治立場為雜質的道德高地。

過去,歷任總統在處理這一歷史問題時,一貫地採取了務實的戰略模糊。不管是李登輝的國家統一綱領;陳水扁宣布,「台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馬英九的九二共識或是蔡英文的維持現狀,基本上都讓北京在其「反分裂國家法」所設下的紅線前,必須繼續打著和平統一的旗號,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下,以戰略定力壓住主張武統的鷹派與民粹,繼續和台灣大打迷糊仗,維持台灣海峽的穩定局勢。

賴清德「兩國關係」戰略清晰 挑釁北京

但是賴總統卻解鎖了這一切的限制,繼續他在就職演說中戰略清晰,重申兩岸為兩國關係,在公開宣布「中國」而非「中共」為境外敵對勢力後,在這以「團結」為名的第二講中,以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為依據,宣稱其所謂中華民國的主權範圍僅限於台澎金馬。

賴總統可能不曉得他不是以民進黨主席在中常會談話,而是以中華民國總統的身分公開演講。也許他不是很明白其中的差別,但AIT和美國國務院亞太司會很清楚,日本外務大臣和其幕僚也會很明白,這是違反中華民國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關於領土範圍的規定,是對北京的挑釁與叫陣。

雖然領土範圍不是總統一句話能改變的,我國憲法也規定領土非經國民大會決議不得變更,但賴總統的一番話,不僅以執政黨的決議文凌駕於憲法和法律之上,也充分顯示他對民主憲政程序和國際外交風險管理的不經意。

真的很難想像,AIT和美國國務院在此時會同意賴總統,進一步讓他的兩國論朝向更戰略清晰的去挑戰北京反對法理台獨的紅線。這是嫌目前兩岸間爆發軍事衝突的風險還不夠高嗎?還是川普總統已經準備和北京幹一架來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以葬送他承諾的MAGA呢?!

區分人民為四派讓台灣社會四分五裂

但身為公民,我們更關切的是攸關公民政治權利的民主體制和文化也在急速崩塌中。比賴總統鍊劍論「雜質」說更恐怖的是,他將人民區分為中華民國派和台灣派,並在兩派內進一步劃分真正的與假的,總共四派,真的是把台灣社會給四分五裂了。 

他說,真正的中華民國派反共!但令人疑惑的是:難道台灣派不反共嗎?他又說真正的台灣派護台!更令人疑惑的是,難道中華民國派不護台嗎?或者竟然有不護台的假台灣派?!這些劃分和標籤猶如在人民中區分敵我,或許有利於排擠霸凌,有利於選舉動員,卻絕不利於團結台灣,團結所有不分黨派、不分認同、不分彼此的人民。

 

*本文原刊風傳媒,經作者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