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祭出「對等關稅」暫緩期將於7月9日到期,傳出美國接近與台灣達成協議。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表示,台美談判取得建設性進展,希望能夠取得「互利共贏」結果。巧合的是,鄭麗君聲稱接近達成協議的「共贏」時刻,為何新台幣罕見地瘋狂升值?
赴華府斡旋,我政府精銳盡出
美國擬對台灣課徵32%「對等關稅」,我政府精銳盡出,經貿辦、經濟部、農業部、財政部、衛福部與國安會均派代表參與。台灣在4月11日首次視訊會議,4月底、5月初在華府舉行為期兩天的首輪實體談判後,6月25日再度原班人馬率團赴美談判。詭異的是,最近這兩次台美實體談判,新台幣皆出現「暴力升值」。
台美5月1日首次實體協商,5月2日匯市上演大驚奇,盤中新台幣強升1.247元,為14年來首見,收盤前央行進場買匯阻升,仍飆升9.53角。當時新台幣戲劇性升值,驚動總統賴清德、央行總裁楊金龍,紛紛親上火線,強調台美談判並未涉及匯率議題,美國並未要求新台幣升值,向市場信心喊話,更喊打炒匯禿鷹。
亞幣齊飇升,哪門子「互利共贏」?
台美6月25日再度實體協商,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率團前往美國華府,於6月25日與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及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進行實體磋商,鄭麗君表示,雙方都認為談判已取得建設性進展,也期盼能獲得「互利共贏」結果。
就在台美二度談判的關鍵時刻,新台幣自24日至26日強升5.69角,27日盤中甚至見28字頭,尾盤在中央銀行出手下由升轉貶,收29.18元。7月1日升值7.17角,升破29.2關卡。在此期間,包括台灣央行在內的亞洲央行,都開始放手讓本幣升值,並暗示若匯率變動「有序」,未來仍可能讓升值延續。
近期新台幣再次強升,波動劇烈引發市場揣測。對於如此明顯升值走勢,中央銀行卻未大力干預,引發諸多解讀。其中一項說法是,央行此舉實為政治考量,避免川普政府將台灣列為「匯率操縱國」,並當作關稅貿易談判的籌碼。可憐新台幣匯率,緊綁著台灣出口產業,一同淪為「可割可棄」的出塞昭君。
川普要五毛,賴清德豪擲一塊
除了匯率,美國的「232條款」才是重中之重,「232條款」指的是《貿易擴張法》中的第232條,這項條款授權美國商務部調查特定產品進口是否威脅美國國家安全。如果調查結果認定存在威脅,美國總統可以採取包括提高關稅、設定配額或設定其他非貿易障礙等應對措施。
關鍵在於,美國是否會援引「232條款」來扼住台灣半導體命脈?這是台灣高度關切的重點,更何況,我方也已於5月7日提出意見書,表達美方若對台灣晶片課關稅,恐有斷鏈風險,因此市場推測,這次台美談判過程應有觸及此項議題。
令人擔憂的是,賴清德政府對美國向來採取「要五毛給一塊」的談判策略:台美談判尚未登場,台積電承諾大舉投資1000億美元;台美談判只進行第一次實體協議,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承諾大量購買阿拉斯加天然氣;每當台美談判的關鍵時刻,台幣瘋狂升值,央行也不敢插手,唯恐被指「匯率操控」。一個個「台灣王昭君」絡繹不絕地被賴政府送往美國「和親」,作為「脫中入北」的貢品與說嘴的「功勳」。
骯髒的世界,台灣要輸到脫褲?
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曾提出「骯髒15國」說法,指這些國家對美國有相當高的關稅及其他貿易壁壘,但並未點明究竟是哪些國家。「骯髒15國」是指美國前15大貿易夥伴,它們也多半是對美貿易順差國。在上述美媒提及的國家中,只有印尼不在「前15大」。台灣為第7大貿易夥伴,去年對美貿易順差達739億美元,理所當然被包括在名單裡。
雖說美國大聲指控「骯髒國家」,但川普也承認對他國採取「骯髒手段」。福斯主持人談及中國「入侵」美國電訊系統和「竊取」智識財產權,質疑川普如何與這樣的國家談判。川普回應:「你以為我們沒有對他們這樣做嗎?我們有做,我們做了很多事。」主持人隨即啞口無言,之後再問,這是世界運作的方式嗎?川普不假思索地回應:「這就是世界運作的方式。這是一個骯髒的世界(nasty world)。」
從總統賴清德到副閣揆鄭麗君,都想跟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所說的「川普爸爸」,達成「雙贏」遊戲。台美貿易談判不透明,美方還會祭出「232條款」,針對台灣晶片課徵高關稅。外傳「廣場協議2.0」的《海湖莊園協議》,都還只聞樓梯響,川普的貨幣戰尚未出手,台幣就強勢升值,台灣出口產業哀鴻遍野;若川普對台灣極限施壓,台幣繼續升值下去,台灣還能夠「雙贏」嗎?
*本文經風傳媒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