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給學生一個賦權的學習殿堂(郭宏璿)

還給學生一個賦權的學習殿堂(郭宏璿)

作者:郭宏璿(新故鄉智庫協會行政專員)

台師大女足抽血案,不僅揭露了校方行政的荒腔走板,更殘酷地撕開了國家與大學之間「官官相護」的假象。這起公然違反醫療與學術倫理的事件,讓「師範」一詞淪為教育界的莫大諷刺。而隱藏在「本意為學生好」之下的權力傲慢與監督失靈,更是赤裸裸地攤在國人面前。

台師大校方輕描淡寫地聲稱這是「溝通不良」導致的誤會,強調抽血是為藥物檢測,目的「都是為了學生好」。然而,當球員們普遍反映在毫無知情、未明確同意下被抽取血液時,這句「為你好」顯得何其偽善、何等諷刺!

「為你好」往往是權力者用來開脫的萬靈丹。但當學校在未經學生充分告知與實質同意下,逕自進行侵入性醫療行為,這已不僅是行政疏失,更是對個人基本權利的粗暴踐踏。這種「先斬後奏」、甚至「不告而取」的行為,徹底暴露了台師大校內對學生權益保障的漠視。體育室的草率決策、校方監督機制的集體失能,也讓無辜的學生在毫無防備下,成了體育體制中任意擺佈的棋子。

當校方以「管理」之名行「侵權」之實,學生對學校的信任基礎將徹底崩潰,昔日培育英才的校園,如今蒙上了一層血色的陰影。

此案絕非台師大單一事件,它更如同照妖鏡般,映照出國家層級,包括教育部與體育署(即將升格體育部)在大學體育運作監督上的巨大漏洞。

大學雖然享有高度自治權,但這絕不能成為國家主管機關對校園內部違法亂紀事件「視而不見」的藉口。當台師大發生如此明顯侵害學生權益的事件時,教育部和體育署的反應異常遲緩、力道不足,令人不禁質疑:這是否正是「官官相護」的經典寫照?

試問,國家層級的監督機制,是否具備足夠的獨立與公正性?主管機關在面對大學問題時,是否能真正秉持為民服務的立場,而非基於某種「同僚情誼」或「行政慣例」而選擇敷衍了事?如果對大學的監督,僅止於表面形式的報告審查,而缺乏主動查核與強力介入的決心,那麼所謂的「監督」,不過是粉飾太平、掩耳盜鈴罷了。

這種瀰漫著「官官相護」的腐敗氛圍,讓校園內部的問題難以見光,讓受害者在求助無門下,更容易被權力強行壓制。它使得學校與主管機關之間形成一道堅不可摧的保護網,讓不當行為得以被掩蓋,而真正該負起責任的人則能全身而退。這不只對受害學生造成無可彌補的二次傷害,更是對整個教育體制的嚴重腐蝕。

台師大女足抽血案,無疑是給台灣人一記痛徹心扉的警鐘。台師大校方必須徹底檢討現行學生事務處理流程,特別是涉及學生人身權益的醫療與隱私問題。應立即建立一套嚴謹透明的SOP,確保任何醫療行為都必須建立在學生充分知情且自願同意的基礎上,健康中心務必主動介入與監督,成為學生權益的守門員。對於此次事件的失職人員,應依法依規,毋枉毋縱地追究責任,並對受影響學生提供必要協助與補償,以重建學生對學校的信任。

其次,教育部與體育署作為國家主管機關,絕不能再讓「大學自治」成為推卸責任的擋箭牌。應立即著手制定全國性、具備法律效力的大學運動員健康檢查與藥物檢測規範,明確流程、權責、隱私保護與申訴管道。更重要的是,應建立一套獨立、有效且具強制力的監督與查核機制,主動介入調查類似侵害學生權益的事件,徹底杜絕「官官相護」的醜態。

此案不該只是一則茶餘飯後的新聞,它應成為推動台灣高等教育與體育領域改革的關鍵契機。唯有當我們正視權力背後「為你好」可能隱藏的惡意,並真正建立起獨立、公正、透明的監督機制,才能確保學生的權益不再被犧牲,讓大學真正成為一個安全、尊重與賦權的學習殿堂。

 

*本文原刊登於《中時》經作者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