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平傷痕 賴總統應遞橄欖枝(馮國豪)

弭平傷痕 賴總統應遞橄欖枝(馮國豪)

作者:馮國豪(崑山科技大學副教授)

7月26日號稱「由民團發動、民進黨全力支持」的大罷免終於結束了,令人意外的被罷的24位藍委居然全數順利過關,沒有一位被罷免成功,「大罷免大失敗」成真,這可視為對賴清德的一次不信任投票。但賴清德總統在大罷免失敗後的談話卻是以「今天的結果,不是某一方的勝利,也不是另一方的失敗。」輕輕帶過,以賴清德「寧為玉碎」的性格,顯然不會折服於大罷免的最新民意,台灣政治下一波更凶險的鬥爭剛要上演。

26日晚間台北市長蔣萬安在大罷免後就表示,經歷大罷免後沒有勝利者,只有更大的責任,投票過後,希望台灣的社會可以彌合傷口,盼朝野政黨能夠直接面對人民,誠心的反思,攜手面對接下來許多的困難挑戰。確實在歷經這一年大罷免期間社會嚴重對立撕裂,連隨手拍照都會被視為中共間諜的蒐證,只要與罷團不同意者就會被抹紅為親中賣台、中共同路人,這都是社會「心靈」的傷痕;而經歷近期的丹娜絲颱風的肆虐,現在嘉南地區還是滿目瘡痍,很多災民目前居所仍未修復,這是社會「身體」的傷痕,建請賴總統放下心結,盡速與在野勢力進行對話、尋求共識、執行解方,盡速讓社會身心恢復元氣。

筆者認同蔣市長的看法外,並提出三項具體建議:首先,請賴總統公開呼籲罷團停止8月23日對7位國民黨立委的第二波罷免案;如果罷團堅持,也請賴總統以執政黨主席的身分宣布不再配合第二波罷免案,並以總統高度先對在野黨遞出橄欖枝。

第二,請賴總統分別展開朝野及五院對話,建議賴清德先以執政黨主席身分邀請在野黨主席進行溝通對話,除了國民黨、民眾黨之外,也能邀請時力、台聯、親民黨、新黨等重要政黨共同討論台灣當前面對的困境與問題,例如:即將來臨的關稅、物價、能源、失業、經濟、颱風後救災預算、兩岸衝突、司法、憲政體制等等問題;與朝野對談有初步共識後,召開五院協調會議,盡速解決眼前憲政困境,與提出振興經濟方案,進行院際溝通。

第三,請總統在朝野對話後召開國是會議,針對國家重大政策與爭議進行深入探討,凝聚各方共識,共同面對解決問題,例如重新啟用核三、能源配比、憲政與國會改革、行政中立、兩岸關係調整、財政經濟等等。

眾所周知賴清德總統是一位意志堅定,不會輕易認輸的人,但當前台灣的狀況已經是受傷沉重、滿身傷痕的社會,賴總統的堅持與執拗無助於修復傷痕,為了台灣的未來發展與和諧、兩岸的和平與戰爭,希望賴總統放下執念,以蒼生為念、台灣安全為念。


*作者為「新故鄉智庫」國政顧問,本文原刊114/7/27中時,由作者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