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庭瑤
黑箱談判壓到最後一刻,終在美國白宮官網揭露,台灣被割了20%關稅,其他細節政府依然忍痛保密。總統賴清德依然執迷不悟,在記者會上狂唸「暫時性」咒語,用唸咒話術包裝治國無能,不能提付出了多少代價,不敢說割了多少肉進貢給美國總統川普「作功德」。
待到秋來九月八:隨川普勒索起舞
在對美關稅和貿易談判處理方面,賴清德政府有三大談判戰略錯誤:
第一,談判學的第一門課就是「議題設定」(Agenda Setting):賴清德在記者會上竟說「美國有其議題設定」,藉此回應媒體關切「232調查」的問題,把主導權完全讓給美國,任川普政府予取予求。美方的議題設定是什麼?台灣的議題設定又是什麼?還是台灣只能向美國滑跪,隨川普大帝的勒索起舞?
第二是「黑箱談判」,談判一路蓋牌,擠牙膏、擠檸檬式的資訊揭露:不論韓國或日本,政府都有適度的揭露資訊;唯獨台灣,除了吹噓最早跟美談判,其他的都掩蓋,拖過大罷免,壓線前還不透露訊息。賴清德居然辯稱台美「簽保密協定」。好笑的是,川普一直犯規,動輒揭露談判資訊,賴清德居然當任人宰割的乖寶寶。
我花開後百花殺:「田雞」還剩幾兩肉?
第三,自稱民主的政府,不跟國會和人民溝通:政府對美談判再怎麼受盡屈辱,至少要跟受衝擊的工業/農業溝通,受衝擊的那一群,正是執政者正當性的來源。有鑑於日本和韓國的前例,美國汽車、米、美牛、美豬內臟都將大舉向台灣叩關,這必然衝擊到民進黨在中南部的大票倉,工農產業與老百姓勢將陷入困境,但政府至今猶如系統當機,未對此提出合宜的因應方案。
事實上,在野黨的批評和人民的不滿,反而是談判助力。誠如行政院前副院長施俊吉在臉書上所言,就「己方的人民與國會」而言,「他們人多嘴雜、意識形態分歧,但是如果善用這些多元意見、政黨反彈與國民憤怒,有時反而能形成壓力,壓迫對手讓步」。他還說,有時則能形成藉口和盾牌,閃躲對手的貪婪和需索,避免極端損失。
反觀當前政府,愛當「膨風田雞」這個角色,糗事和笑話一籮筐,盡可當作談判學的反面教材:行政院長卓榮泰要國人「安心去睡」;經濟部長郭智輝說「台美會談比日韓還要好」。最好笑的是,駐美副代表楊懿珊向媒體大肆吹牛,指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是「難纏的談判對手」,媒體一窩蜂跟著宣傳,結果隔沒幾天就謎底揭曉,果真「難纏」,竟談出比日韓(15%)還高的20%「暫時性」關稅。
沖天香陣透長安:台灣不如第三世界!
賴清德當家鬧事,治國無方,司法手段對付政敵,宛若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Nicolás Maduro)的翻版。馬杜羅被親政權媒體塑造成「能讓美國讓步」、「與俄中博弈」的談判高手。但在現實上,委內瑞拉國內經濟崩潰、通膨破表,與反對派對談屢屢破局,靠軍方鎮壓維持政權;多數國際談判只為取得石油出口換外匯權宜而為,並非平等的外交斡旋。
川普眼中的台灣,不只是前白宮國安顧問波頓(John Bolton)所透露的「筆尖」,偷走美國人工作,偷走了美國晶片,有利於中國的「統一與和平」。最新之作為是,台灣沒有收到關稅信,這封信中會列出領導人職稱、首都,是美國官方正式文件。川普在社群網站有提及中國、日本、韓國、印度,就是沒有提過台灣,反而是把台灣跟非洲國家由白宮官網上一併公布,而不是川普在社群平台上公布,現在台灣是「比第三世界還不如」!
美國《華爾街日報》分析直言,川普一再擺臉色給台灣看,其意圖是準備要跟習近平談一場「大交易」。美國取消今年6月國防部長顧立雄訪美行程,8月不讓賴清德過境紐約,川普政府為了川普會,為了處理北韓、伊朗問題,不願惹怒中國。北京有哪次不介入?但這次的可怕之處在於,如果北京介入,美國為何要買單?
滿城盡帶黃金甲:大成宮後大跛腳?
經歷過陳水扁「迷航之旅」之痛的前外交部長李大維,他在《與光同塵》書中寫道:
「我曾詢問一位剛離任公職不久的美方老友,為何每次我方高層過境交涉過程都如此困難?友人告訴我,因為中方非常在意我國總統過境時受到的待遇,每次都會因此而占用許多雙邊高層會晤時間,讓美方關切的北韓、匯率、貿易逆差、人權等議題都難以暢談,萊斯國務卿相當介意此事,認為浪費寶貴時間。」
「我又問,怎麼改變美方高層觀感?他告訴我,根本方法是兩岸關係必須有突破性進展,讓美方覺得無需為台灣總統過境美國付出高昂代價。」
箇中關鍵是「兩岸關係」,不只大兩岸(美中兩岸),也有小兩岸(海峽兩岸)。究其實,川普自稱是全世界最會談判的總統,但並非無懈可擊,其實川普愛慕虛榮,更偏好媒體行銷,倒不是擅長談判。川普想與習近平建立關係,更是其罩門所在。
戰國時,魏武侯搭船巡視黃河,看著險要的形勢,不禁讚歎:「看這多麼美好、險固的山河啊,這是我魏國之寶啊!」但隨行的吳起馬上提醒:「國家的珍寶,在德不在險。昔日三苗氏有洞庭、彭蠡之險,但德義不修,被禹滅了。夏桀時有河濟、泰華、伊闕等險關,但修政不仁,被湯趕跑了。殷紂時有孟門、太行等山河,但修政不德,也被周武王滅了。所以說,國家的珍寶,在德不在險。若國君您不能修德,現在船上同行的人都會變成敵人啊。」而執政一年多的賴總統,似乎對此不以為然。
當關稅底牌揭曉,各界馬上理解到,賴清德為何取消出訪——大罷免、大風災、大談判,連三次大失敗的賴清德,但個性剛愎倔強的他,不會妥協、不會分權。其實,賴清德若不想在剩下任期內跛腳,他就必須與在野勢力有所妥協,也要在兩岸關係要有所突破和改善。否則,老是抽到「國運下下籤」,又能怪誰?
*本文經風傳媒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