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發動「大罷免」運動遭逢重大挫敗後,網紅「閩南狼」與「八炯」意外展開互撕大戰,這場內鬥猶如一面照妖鏡,反映出綠營側翼在「反中」與「極右」光譜上的極端化傾向。當「反共」變成一切正當化的藉口,台灣的民主似已悄悄蒙上「反民主」陰影,《動物農莊》的劇本,似乎正在青鳥軍團中重演?
納粹宣傳手法,又在台灣復活
自稱「反共挺罷免」的政治網紅八炯,在各大社群平台塑造出強硬的「鷹派」抗中形象。然而,近來被昔日「戰友」閩南狼揭露其對話記錄,稱八炯曾在凱道活動前分享「納粹老鷹」標誌設計;更提出要設立「納粹衝鋒隊」發起革命;並稱「敵人是病毒,必須殲滅」;衛福部次長呂建德選後發文稱「剿匪也不是一次就成的」……凡此種種,無不與賴清德所言「打掉雜質」如出一轍,明顯超越民主社會中的言論自由,反而走向另一個極權。
八炯的語言與行動策略,與歷史上的極右思想何其相似——將敵人非人化、將政治鬥爭道德化、將群眾組織軍事化、法西斯主義美學化。諸此種種,不正是1930年代納粹德國宣傳部長戈培爾所操弄的那套語言表述規範嗎?
最令人震驚的,不只是八炯個人的極端言論,而是他的支持者大跳「罷免舞」之外,還在留言區的齊聲唱和,主張「台灣要有自己的黨衛軍」、「民主太軟弱了」等反民主留言,由此可見,極右政治思潮已在綠營基本教義派悄悄生根、茁壯了。
「備戰」走向「獵巫」,異己盡是敵人
如果說八炯是「草根極右」的代表號,那麼曹興誠與沈伯洋則是「菁英極右」的人物。曹興誠作為聯電創辦人,原本以理性企業家的形象獲得社會尊重,曾主張《兩岸和平共處法》,到了2022年,政治立場卻改弦易轍,公開表示「統派等同內賊」,他的言論逐漸從「備戰」走向「獵巫」,視異己者皆為國家的敵人。
而沈伯洋創辦的「黑熊學院」爆出收受「境外勢力」資助,接受美國資金,大發國難財。其父以厄瓜多台商之名大賺人民幣。沈伯洋父子在美、中之間游刃有餘,左右逢源。其父在中國賺人民幣,其子大賺美金,大展「紅」途,毫無違和感。沈伯洋一系列關於「認知戰」的論述,強調「國安重於自由」,這與二戰前歐洲自由派姑息、助長極權主義的論調又有何差別?
無獨有偶,大罷免前夕,影視文化圈有兩波操作,引發爭議。其「中共犯台」為主題的《零日攻擊》劇集,趕在投票前幾天首映;《零日攻擊》的製作顧問群,則包括沈伯洋、林錦昌等綠營核心人物,他們根本是「權力結構」的同一群人。
「黨國」圈養腐儒,文人貪財墮落
還有獲民進黨政府補助的饒舌歌手「大支」,4年金額高達2030萬元,在投票前三天發表大罷免之歌〈辣的〉。詭異的是,大支本人擔任文總執委,其他大罷免要角曹興誠、導演楊力州、通靈少女劉柏君都是文總執委;總統兼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的賴清德帶領「文總變賴總」。而「機靈尚書」中選會以及甘為東廠的相關司法機關一年多來的「精彩」表現,就更不必多說了。
還記得電影《少林足球》經典台詞嗎:「裁判、球證、旁證、技術委員、主辦、協辦,所有單位都是我的人,你們怎麼跟我鬥!」民進黨透過文化部、文總大舉「圈養」文化人為側翼,文人貪財墮落,從大支到林錦昌的文總高層,自肥毫不避嫌。以創作自由之名,拿人民的納稅錢,卻為執政黨服務。以作家小野身分聞名的文化部長李遠,早該大刀闊斧改革文總,竟然阿諛地指稱外界批評是「黨國時代的偏見」,無視於當下才正是「民進黨國體制」的分肥時代。
納粹主義導致人類史上令人憤怒的最嚴重災難,600萬猶太人被關進集中營,並慘遭屠殺,這段不堪回首的歷史教訓告誡,當青鳥變成「納粹鷹犬」時,任何煽動運用納粹極端手法來對抗極權的做法,只會讓仇恨滋長,讓台灣重演歷史悲劇。
「奉旨要飯」者眾,「降智」洗腦者多
閩南狼、八炯互撕,揭開了大罷免不為人知的冰山一角,揭露八炯極右納粹的言論主張,要把青鳥打造成納粹鷹。而八炯所仰之彌高的政治圖騰,絕不容於當代社會。「奉旨要飯」的人增多,各走偏鋒、日益極右激進,納粹鷹、降智圖卡,一再闖禍,賴政府再不切割,後患無窮。
喬治歐威爾的《動物農莊》書裡,豬們打著革命旗號奪取權力,最終卻學步原來的農莊人類主人,反過來奴役其他動物。當青鳥軍團變成高度服從的應聲蟲與爪牙,當反共之名掩蓋了對極權言論的容忍與縱容,我們必須警覺:台灣若失去對多元、自由、理性的堅持,再多的「反共」也只是另一種「極權」的翻版。
從八炯、沈伯洋到曹興誠,綠營側翼和支持者搶著當戈培爾,高舉反共大旗,走向極右路線。真正「愛台灣」的人,不是誰反共喊得大聲,而是誰願意在對抗敵人時,不喪失自己的靈魂,不會讓台灣從民主內戰的社會裂痕,墜入極右納粹的邪惡深淵。
*本文經風傳媒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