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延役—台灣經濟與能源安全的關鍵抉擇(周台竹)

作者:周台竹(退休大使,前民眾黨秘書長,民主基金會董事)

自1950年以來,美國一直是台灣國防安全最重要盟友,但今年川普第二度當選美國總統之後,在美國的極限施壓之下,台灣強大的出口產業,尤其是半導體產業,面臨生存危機。除了高關稅之外,產業界所最關心的是能源,台灣過時的非核家園政策,導致台電瀕臨破產。根據台灣民主基金會今年八月的最新民調,66%「有條件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繼續運轉」,遠高於22%的不同意。

台電虧損:台灣經濟的警訊

首先,讓我們正視一個嚴峻的事實:台電快要倒閉了! 根據TVBS在今年八月的報導,台電累積虧損已經高達4,514億元,負債比高達93.9%。台電現在每賣一度電就要虧損一塊錢。去年台灣總用電量2834億度,光一年就虧損了將近3000億元!台電為什麼會虧損這麼嚴重?原因就在於發電成本遠高於售價。賣得愈多,虧得越厲害。

我們先看看發電成本:

*核能:每度電僅1.66元,不受天候影響,最便宜、最穩定!

*燃煤:2.59元 ,副作用是空氣污染及骯髒能源碳稅

*天然氣:2.96元 ,儲存空間僅10天

*太陽能:4.67元 ,有太陽才有電,太陽能板不環保

*風力:6.52元 ,無風或風太大都不能發電

台灣能源配比

天然氣52%,燃煤30%,風力4%、太陽能5%、水力3%、核能在今年五月歸零。其中,天然氣佔比過高,但儲存量只有十天,如果被解放軍封鎖,我們的高科技產業,尤其是半導體,馬上陷入危機。

如果不是在高科技產業的人,也許沒有什麼感覺,那我告訴你,如果大停電,全台9萬多洗腎人口撐不到兩天、超過20萬靠呼吸器生存的人撐不過30分鐘,信用卡沒有辦法刷、Uber Eat更是想也不要想。

而執政黨口口聲聲說2025年綠能佔比要達到20%,結果呢?不僅嚴重跳票,還衍生出許多所謂的「綠友友」弊案。除此之外,台電用高價向太陽能和風電業者收購電力,一度電5.5元,再以每度3元的價格賣給消費者,這中間的鉅額虧損,全部都由全民買單。

更令人痛心的是,前陣子中度颱風重創中南部,我們看到了什麼?許多魚塭、水庫和沿海地區,都遍布著被吹得四分五裂的有毒太陽能光電板碎片。這些不僅是經濟損失,更是對我們環境難以彌補的傷害!

核能:AI時代的綠色主流

現在是AI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它需要海量的半導體,而半導體最需要的就是穩定且便宜的電力。

不要再用過去的觀念來想像未來的世界

過去被視為燙手山芋的核廢料處理,現在已經不再是問題,芬蘭和瑞典已經樹立了典範,證明核廢料可以被安全有效地處理。2022年,歐洲議會更將核能列為綠色能源,許多先進國家紛紛增加對核能的投資,因為他們知道,核能是實現脫碳目標和維持經濟競爭力的最佳解方。

再看看我們所熟悉的先進大國:美國有93座核電廠,法國56座,日本33座,韓國25座。這些大國都把核能視為重要的能源選項,為什麼我們台灣要放棄?

為什麼在野黨要發起核三廠延役公投

台電的虧損、能源配比的失衡,以及賴政府綠能政策的失敗,都證明了非核家園是一個過時且不切實際的口號。透過今年8月23日的「核三廠延役公投」,可以為政府解套,支持核三廠延役,不是為了圖利任何一方,而是為了我們台灣的國家安全、經濟發展,以及每一個人的生活品質。所以,呼籲大家8月23日一定要出來投票。

*作者為「新故鄉智庫」秘書長,本文原刊114/8/14風傳媒,由作者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