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男孩的墮落與綠能的醜陋(汪志雄)

小英男孩的墮落與綠能的醜陋(汪志雄)

作者:汪志雄(美國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

經濟部綠推中心前副執行長「小英男孩」鄭亦麟涉嫌在綠能標案中喬電力、收賄上百萬,遭檢方羈押。他落網時脫口而出的「你知道我背後是誰嗎?」道破綠能政策背後的真相,這不只是個人貪腐,更是民進黨派系共構的利益勾結。

蔡英文任內大力推動「非核家園」,綠能卻淪為派系分贓的金庫,由於缺乏透明規範,綠能標案很快成為黨內派系「圈地圍標」的大塊肥肉。賴清德上任後雖喊「清廉、勤政」,但結構依舊,英系、新潮流與地方派閥繼續分食龐大資源。鄭亦麟原本是政黨包裝的青年樣板,如今卻暴露為派系的掮客與棋子。

在這樣的情況下,鄭亦麟的角色就顯得耐人尋味。首先,他是蔡英文精心包裝的「小英男孩」,象徵民進黨的青春與希望。多年來,他持續出現在政治場合,扮演「青年力挺民進黨」的樣板。而當綠能弊案逐漸浮上檯面,他的名字卻與相關網絡產生連結,顯示他早已被納入派系利益鏈條,扮演代言人、掮客,甚至是政治資源中介的角色。

鄭亦麟的政治身分與色彩,決定了他並非孤立的參與者,而是體制中的一環。從他早年被塑造成「小英男孩」,到如今涉入綠能議題,背後一脈相承的就是民進黨的政治宣傳與派系利益。他之所以能夠插手綠能領域,憑藉的不是專業,而是黨內派系網絡所提供的「門票」。

綠能產業本應由市場規範與專業監督,但在民進黨主政下,卻成為利益分贓的平台。太陽能、離岸風電、光電標案等,無不被派系勢力瓜分。鄭亦麟的身影浮現,意味著他早已不是單純的「政治吉祥物」,而是被推上了「分食利益」的檯面。這背後的推手,極可能是蔡英文留下的英系人馬,乃至賴清德上任後的新潮流派系。

鄭亦麟的涉案,反映出太陽花運動後民進黨內部的結構性問題:黨內的年輕人並非真的憑專業或理想闖出一片天,而是被派系塑造成「樣板」,然後在關鍵時刻成為派系利益的「代理人」。這條路線清楚揭示,鄭亦麟背後站立的,正是民進黨既有的政商複合體。

台灣綠能在民進黨推動下,由於缺乏透明規範,早已成為黨內派系「圈地圍標」的大塊肥肉。因此,若要追問「鄭亦麟背後是誰」,答案其實已經是呼之欲出,那就是蔡英文時代留下的英系資源與光電派系;是新潮流與地方派閥在綠能利益上的聯手;更是民進黨整個將能源政策淪為金錢遊戲的分贓結構。

當「小英男孩」變成「綠能掮客」,當所謂的「進步理想」變成「權錢利益」,台灣社會必須反思,這樣的能源轉型究竟是國家未來,還是政黨私器,而民進黨綠能政策的背後,到底還藏有多少不可告人的派系交易與貪贓違法?

 

*本文原刊114/09/01風傳媒,由作者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