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司法官,先進看守所關一周!(夏珍)

考上司法官,先進看守所關一周!(夏珍)

作者:夏珍

在藍委們挺過大罷免試煉、賴政府頓失人心的局面下,藍營支持者的士氣逐漸凝聚,蔚成風潮,國民黨主席的選舉也迎面而來,然而在高層結構中,卻呈現黨魁交棒乏人的弔詭局面。這使國民黨在打了一場翻身仗後,本可氣若長虹、提前部署2026年和2028年兩場選舉的願景,卻又面對黨機器換檔卻恐「打入空檔」的隱憂。

團結第一 藍白協調整合

在朱立倫屢表辭意,盧秀燕也堅辭不就的情況下,國民黨內雖已浮出多位聲言參選者,但實際上,從藍營自身需要、政局的推移運作和台灣內外的複雜局勢看,真正堪當大任的人選都還沒有正式表態。

開放領表僅剩1周,作為有望重返執政的最大在野黨,國民黨必須深切思考:什麼樣的人選和條件,才足以挑起這個百年大黨的重擔,既有肩扛歷史傳承的膽識,又有承擔民意託付的能耐,為台灣在險峻莫測的環境下,找出另一條可行的路。

在大陸完成九三閱兵、展示多款新型軍備和新的戰略戰術思考,並大秀有20多國領袖聚集的朋友圈後,美、日、韓等各方的戰略與政策圈都將根據最新情況,重估西太平洋尤其是第一島鏈的力量平衡,據此擬定下一步的軍政方針。

在美軍於西太平洋的優勢顯著下修、美國政壇新孤立主義思潮勃谿的背景下,民進黨過去十年宣揚的「冷戰2.0」理論正快速消蝕。接下來,遊說台灣提高軍購軍費占比,自行負擔更多成本,以維持脆弱的海峽軍事天秤不致完全失衡,將成為美國對台政策的著力點。面對這一前景,綠營的台獨理念和冒進操作,已逐漸被美方視為風險。而國民黨在國際局勢「逆風」多年後,終於可望迎來一場被外方眼光公平對待的比賽。

作為藍營的下任總教練,對於國際局勢和台灣的能量需有正確的理解和評估。在王牌投手正式亮相登場以前,仍有大量的準備工作要做,切不能只想當個太平宰相為自滿。

首先,下任黨主席最緊迫的功課,當然是先鞏固藍營的團結,基本票不能渙散。這次黨主席多人角逐正顯示了黨內各種勢力紛雜,本土派、統派、中華民國派,黨中央、地方諸侯各有一把號,黨的號召力逐年流失,組織工作難以推動。雖然各界將本次黨主席改選定位為「造王者」,都願意圍繞在以盧秀燕為核心的結構下,以打贏2028大選為目標,然而這正考驗著黨主席調和鼎鼐的功力。

其次,就是要鞏固在野力量合作的默契。正如罷免之戰所示,如果白營支持者不挺藍,則不論在2026年還是2028年,國民黨都難以憑己力擊敗綠營,反而會被民進黨分而制之,這已是歷經數次選舉後被應驗的民意結構。展望明年地方大選,國民黨主席要拿出足夠的誠意進行協調,不論是人選、部分地方政府的未來共治,或白營在各直轄市議會都欲成立黨團等訴求,藍營都需認真回應,不能等閒視之或是倨傲以對。

溝通國際 強化兩岸政策

再者,要對國際政經環境的變化具有敏銳的感知,以及主動出擊溝通的能力。不可諱言,近年來國際話語權幾乎被綠營壟斷,唯有讓國際各方更準確地全盤理解台灣民意,清晰接收在野陣營的理念主張,才能吹散綠營編織多年的台獨迷霧,讓台灣主流民意維護和平、拒斥戰爭的強音能傳出去。

而最重要的功課則是重新擦亮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強項。推動兩岸交流和對話是國民黨的天職,不能憂讒畏譏,要開大門、走大路,大聲喊出自己的聲音。以近期的抗戰史話題為例,台灣民意多不齒賴政府自居「終戰」的背棄先烈之舉,但也憂心抗戰勝利的話語權和台灣光復並歸還中華民國的詮釋權,全遭大陸所壟斷。這種既願同載民族榮光,但也要捍衛自身主體性的呼求,是台灣民意的微妙處,也是國民黨應該著力之處。未來,怎麼在回歸「憲法一中」精神、確保兩岸和平沒理由被破壞的前提下,力保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是國民黨需要向民意交出的答卷。

準此,面對在野的整合,有大局觀和大謀略;在國際交涉中,有溝通能力、有戰略意識;在兩岸關係上更有清晰、長遠的積極主張。具備這些基本條件,才堪任造王者,才能扛起國民黨這塊沉重的老招牌。

 

*本文原刊114/9/5風傳媒,由作者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