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國旅 開放大陸團客(中時)

搶救國旅 開放大陸團客(中時)

暑假已經結束,旅遊業者指出,暑假本是旅遊旺季,但全台住宿率卻出現暴跌,如花蓮住宿率平日不到3成,情況十分慘烈。近日德國媒體報導指出,台灣的交通問題嚴重,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甚至比美國911事件還多,「在台灣上街就像玩生死遊戲」,警告來台觀光要三思,對已明顯呈現疲弱狀態的國旅,再下一記重拳。

觀光大逆差 國旅疲弱

交通部日前發布《2024年來台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顯示疫情過後來台觀光客回升的速度緩慢,且「首來族」比例大幅下降。疫情前的2019年有1186萬人次入境台灣,其中75%來台的主目的就是觀光旅遊;2024年僅有786萬人次入境台灣,且其中以旅遊為主要目的僅占65%,35%都是因為有其他必須來台灣的理由才來的,可見專程來台觀光的人次已大幅縮減。

其次,2024年的觀光新客比例為46%,較2019年的57%減幅高達11個百分點,讓人擔憂是否台灣觀光旅遊的吸引力正在衰退中。學者指出,台灣旅宿商機快速流失的主要理由是陸客減少,2019年來台的大陸旅客總計有271萬人次,占當年來台總旅客數約23%,之後兩岸互相限制旅遊,2024年陸客僅有43萬人次,較疫前減少逾200萬人次。業者計算,平均每位陸客來台總計約花費新台幣5.1萬元,粗略計算,去年單單陸客減少的旅遊消費金額就高達1020億元,占2024年全年觀光外匯收入3221億元的31%,少了陸客,對台灣觀光旅遊業者的影響之大不容忽視。

當民進黨政府還在堅持對陸客實施禁團令的此時,韓國政府日前宣布,為了力拚全年2000萬外國觀光客入境的目標,將從今年9月29日起,對中國大陸團體遊客實行臨時免簽,預計政策試行至2026年6月30日,藉此吸引更大量的陸客前往韓國,增加觀光收益,並進一步帶動地方經濟。據韓國央行估算,每增加100萬名陸客團客,將帶動韓國經濟增長率提升0.08個百分點。

日本向來是韓國最大量的外國觀光客來源,但2024年出現變化,中國大陸以460萬人次成為韓國最高入境旅客國,日本以320萬人次排名第2,排名第3的台灣有150萬人次,同一時間韓國則有100萬人次來台旅遊,台灣對韓國的旅遊逆差高達50萬人次;台灣對日本觀光逆差更驚人,2024年台灣人赴日達604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同年來台的日本人卻僅有132萬人次,兩者相差高達472萬人次。

由於境外來台旅客數量不理想,國人赴海外旅遊者又不斷增加,因此台灣的觀光逆差持續上升,根據央行公布的資料,2024年台灣觀光旅遊逆差首度突破百億美元、達到104億美元,約合新台幣3187億元,差不多等於台灣一年的觀光外匯收入了,實在讓人心驚。

旅遊地下化 損民權益

民進黨從蔡英文任內開始緊縮與大陸的旅遊交流,並不斷強化對非大陸觀光客的優惠措施,可惜,新南向觀光客雖有增加,國旅卻並未出現明顯起色;甚至新南向便捷的觀光簽與學生簽,已衍生出打黑工、性產業等問題,因而變調淪為「入境外籍旅客暗黑產業鏈」,成為台灣治安問題的一大漏洞。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即使民進黨至今仍未解凍赴大陸團體旅遊,但民眾的需求始終存在,因此旅行社「化整為零」、以自由行方式接團,甚至還有大陸的旅行社低價促銷大陸團體旅遊,這些作法在旅遊界早已是人盡皆知,確實也讓不少想去大陸旅遊的台灣民眾趨之若鶩。然而,旅遊走向地下化,不但傷害台灣合法觀光旅遊業者依法做生意的機會,也衍生諸多亂象,損及民眾權益,政府還要繼續裝作看不到、聽不見嗎?

在反中意識形態下,民進黨政府一路抗拒開放兩岸團客旅遊,然而連續兩波大罷免大失敗,已證明人民對抗中牌已經感到厭煩。民進黨既然將觀光局升格為觀光署,何忍國旅長期步履蹣跚?政府實應尊重並順應大罷免後的新民意,放下抗中牌,早日主動開放大陸團客,這不只是向對岸遞出橄欖枝,更是搶救台灣的旅遊市場,為經濟注入活水。

 

*本文經中時授權轉載,原文連結: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50906002381-262101?chdtv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