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保淳(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退休教授)
興達電廠爆發大火,《鏡報》據檢舉人指陳,是不肖廠商將其中的管線「法蘭」鬆脫,而此正是其利用大陸「劣質淘寶貨」洗產地所造成,但台電否認這點,認為他們的簽約廠商「並無任何中國大陸地區廠商」。
這個報導,基本上《鏡報》犯了個「以偏概全」的主觀臆見,而且有故意貶低大陸相關產品的企圖。首先,大陸,乃至全世界各國,所有產品都可能有「優劣」之分,「淘寶貨」平心而論,也是良莠不齊的,但是,《鏡報》企圖傳達的,顯然就是讓台灣民眾產生「大陸製品都是劣質」的錯誤印象,這是分明違反新聞媒體的專業及原則的。事實上,大陸製品縱然有優有劣,即便是淘寶貨,也還是有「一分錢一分貨」的優質產品的,否則,怎會有如此多的民眾(包括台灣及全世界)的顧客,上網選購?
如果興達電廠的火災,是由於「劣質法蘭」的鬆脫所造成的,當然就牽涉到採購單位的「以次充好」弊案,這不僅僅是採購大陸產品的問題,而是貪汙圖利,有問題的不在「產品」,而在「選用產品的人」,台電有義務加以徹查,給民眾一個交代。
但是,台電的回覆,就顯然是故意「避重就輕」,企圖轉移焦點了,供應商中「並無任何中國大陸地區廠商」,這當然是一定不敢有的,但是,台電能保證簽約廠商沒有偷龍轉鳳,利用洗產地的方式蒙混過關?
產品的優劣,從來就是與價格相關的,所謂「便宜無好貨」,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是,卻是許多不當利益的最大來源。產品是無辜的,有問題的是選用產品的「人」,興達電廠的大火,分明就是「人禍」,絕非天災,無論是媒體或是台電,該檢討的都是「人謀不臧」的問題,揪出那些釀成大禍的不肖官員與廠商。
*作者為「新故鄉智庫」國政顧問,本文原刊114/9/16中時,由作者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