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助私大生學費,賴清德罪過大矣!(劉東皋)
作者:劉東皋(作者為資深媒體工作者,台灣新故鄉智庫協會研究員)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提出每年補助私立大學學生2萬5千元的政見,引起藍、白兩大在野黨抨擊是「政策買票」。民進黨執政以來,擅於以政策買票侵蝕國家財政、腐蝕台灣人民;如今面臨青年選票的流失,再打出私大學生高額補助學費的政見,危害國家財政資源公平分配已是一大罪過,傷害國家教育百年大計,更是極惡之罪。
然而,國民黨中一些「大老」也是只想著選舉,不好好思考國家整體高教與技職教育的失衡與失策,不但呼應此一政策買票的作法,還為了拯救侯友宜低迷的支持度,竟在侯友宜民調低於18%的記者發布會上,高聲建議侯友宜早就可以提出大學生全面免學費、或補助私立大學與公立大學的學費差額,以爭取年輕學生的選票。幸好侯友宜沒有跟進提出相關政見,否則也都成了傷害台灣教育大計的幫兇。
#台灣的私大教學品質與要求有一樣標準嗎?
雖然,倡議大學免學費者,舉出外國多有大學免學費的政策,但卻不去思考,國外公立大學免學費政策的大學生比例有多少?屆齡畢業高中生升學比例有多少?其私立大學都免學費或提供全面補貼嗎?台灣私立大學的教學品質與對學生的要求(亦即「死當率」)有和國外大學同樣的標準嗎?
台灣是否適合與他國一樣採取大學免學費或全面性補助,有太多的問題需一一提出比較並加以解答,但台灣一堆政客一心只想著選舉而提出最容易吸票的「買票」政見,從不去真正為台灣的百年教育大計提出可長可久的政策,執政者也從未想過召開教育國是會議,只顧著「飲鴆止渴」式的灑幣買票,既不考慮對現行大學教育是否有利,也不考慮台灣已因各項特別預算而負債累累的情況。
反正,如果因而當選了自己便能繼續吃香喝辣,國家負債沉重則是百姓及其下幾世代的事!許多抱持這種「政策買票、債留子孫」心態的政客,自台灣採直接民選總統制以來,其惡質心態持續至今,不但未見改善,且變本加厲;許多惡質政客大筆大筆債留子孫,卻都大言不慚的對外宣稱是為人民權益。
#德國大學免學費 但只有少數人就讀大學
以德國大學教育為例,德國在國力與國民所得遠優於台灣的情況下,大學教育雖完全免學費,但也僅限於公立大學。而且,德國大學採菁英制,有能力升上大學的學生僅為少數,多數學生則朝技職領域發展。而在大學教學品質上,公私立大學沒有很大差異。
前東海大學法律系主任林騰鷂是德國科隆大學法學博士,多年前曾倡議政府要提出「教育機會平等法」,但其重點在於,台灣的大專私校占了總數的百分之七十五,遠遠高於美國的百分之十和歐陸的百分之二;而大專私校在辦學品質與學費收取上完全不符比例,收取公之大學兩倍以上學費,但教學品質卻相對低落,且不少私校董事會問題重重,教育部也根本無能管理。這些關鍵問題沒有改革,各種補助與學費的提高,都只是圖利了存心謀財的少數學校把持者而已。
林騰鷂教授過去常舉德國大學為例一再強調,只有興辦績效良好的私校才應該獲得補助,且台灣私校的比例應降至百分之五以下,而不是占了總數的七成以上。尤其,國外許多績效優良的私校,其辦學經費主要是來自有聲望的董事募款而來;但台灣的私校卻不斷的向教育部爭取補助,一些校董以爭取補助及「賺錢」為主要目的,而非將教育擺第一,這些都是台灣私立大學教育的各種弊病。如果弊病未改,卻還是繼續拿大筆經費去補助早已失去早年私人興學教育精神的私立大學,則只是繼續在誤人子弟罷了。
#部分學生被迫「為讀大學而讀大學」,淪為政府錯誤教育政策的犧牲品
而今,台灣已是幾近百分之百的大專升學率,只要學生想讀就有學校可申請,十多年前曾經有學生指考成績僅十八分就有學校可讀。試想,一個總分只有十八分的學生,其數學、國文(閱讀能力)、英文及其他科目加總平均,一科能有幾分?他進了大學之後,如何應付理工、商學、人文學科等各種專業科目(包括物理、化學、微積分、統計、行銷、管理、文學)的閱讀及學習?這樣的成績就讀大學,不僅浪費大學資源,更浪費了這類學生寶貴的青春與生命。
時至今日十多年過去,少子化日益嚴重下,這類適合朝向技職教育體系發展或在高職畢業後即可進入產業工作的學生進入大學就讀的比例絕不在少數。由於陳水扁主政時期未能前瞻正視少子化問題,廣設大學的流弊所及,若干私立大學在經營壓力下,不斷降低招生標準,而學生在錄取率屢創新高,大學幾乎成為基本學歷的徵才標準趨勢導引下,只能被迫「為讀大學而讀大學」,淪為政府錯誤教育政策下的犧牲品。長此以往,許多學校為求生存無心也無力進行改造,提升教學品質;學生為滿足畢業學分要求而被迫學習許多自己不擅長的科目;老師面對學習興趣低落的學生也日漸喪失教學熱忱;業界也經常抱怨許多擁有大學學歷的新進員工,技術水準還不如早年高職畢業生來得紮實;最終形成學校、學生、教師、業界四方皆輸的局面。
#政府補助要把錢花在刀口上,才能發揮應有效益
以筆者在中部某私立科大兼課為例,去年班上有一名夜間部二十五歲的大三男學生,平時上課認真,與我也互動良好,多次在下課後仍與我一起邊走邊聊走往停車場。有次問他對自己的期望,他說自己從十八歲就打工賺學費,就讀夜間部期間白天在一家中小型高科技業上班。他自覺能力比其他同儕好,但主管都只對台、清、交、成或台科大的學弟另眼看待,讓他覺得在校能學的不多,在公司又感到很不公平。但這名學生仍自我期許要繼續就讀碩士班,我也鼓勵他,既然高科技公司環境很重視學歷,他在校仍要努力自我學習以考取好的國立大學研究所,不要受到有些學生到校混文憑的氛圍影響。
舉上述這名「懂事」的學生為例,目的是在反映其實在許多中、後段大學中,仍不乏很多類似的學生,他們有良好的學習心態與足夠的技術能力,所需要的是政府與學校在經濟與技術教育訓練方面的補助與協助。我當然為這名程度與態度良好、長得比我高壯的男同學,必須從十八歲開始工讀,還在大學夜間讀大三而感到心疼。我也希望不論是給予學費補助、或是全額免學費的名額,能夠給學習態度良好,真正有需求的這類學生。
#政客加碼政策買票 從不考慮教育大計
當賴清德一提出補助私大學生的學費政策後,國民黨部分人士竟然還加碼提出可以全額免費、或依據公立大學學費提供差額補助給私大生。這些人平時看似頗具知識份子的外貌,卻只為選舉爭取年輕人選票而不顧大學教育品質的沈淪與敗壞,只想以人民納稅錢去「政策收買」年輕人選票,既不顧有限大學經費資源使用的效能,也不先思考如何改變及改革台灣廣設大學後的高等教育亂象,再進一步思考私大學費補助政策的合理性及有效性。這些只要選票、不顧國家教育大計的政客,豈不是敗壞大學教育的重大罪首?而始作俑者又是誰?
四十餘年前就讀大學時,常看到新聞媒體報導,有些知名人物在美國取得某某「野雞大學」的學位。所謂野雞大學,就是付了學費就能取得文憑、沒有什麼教育或知識價值的大學。但自從台灣在李遠哲倡議下廣設大學之後,台灣不再出現對美國「野雞大學」的譏評,因為台灣也已經充斥不少只要交學費就能混畢業的野雞大學。這樣的大學教育環境下,台灣政客還要大灑納稅人的血汗錢、無差別的高額補助、甚至免除所有私大學生的學費、這些只想著要年輕人選票的政客,到底是無知?還是邪惡?
要補助私大學生、甚至逐漸走向大學免學費的政策,不是不可以。除了考量財源的永續性外,台灣的大學教育環境也必須要同步進行改革,不能繼續維持現狀。但是,曾為行政院長、目前還身為副總統的賴清德,竟然無視於歐美國家私立大學比例極低而台灣私校比例卻高達七成以上,兩者條件截然不同的情況,硬要齊頭平等地給予台灣私大學生高額學費補助。民進黨政府罔顧國家財政資源有限,動輒採取「人人有獎」大撒幣式的補貼(補助)政策,頻繁以特別預算規避監督,讓國債直逼六兆台幣大關(請注意是六兆而非六千億),每位國民甫一出生便負債27萬,現在竟然還要為了選舉而「政策買票」,如此的浪費資源,不把人民的納稅錢當錢花,這到底是在愛台灣?還是在害台灣?
筆者認為,以學生而言,就讀大學有兩個面向影響他的學習,一是程度,一是態度。面對少子化,多數中段班之後的學校,學生程度差異頗大,但對於程度較差的學生,只要有心主動學習,總會進步。
比程度更重要的是態度,態度包括學習態度與尊重知識、重視知識的心態。也就是說,學生的態度、程度呈現正相關的關係。除非台灣的大學環境能夠真正同時考慮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的相互調和配套,全面進行改革,否則一體適用高額的學費補助或全額免學費,不但浪費國家資源,也會稀釋對於認真學習、真心求取知識學生的補助力度,有違學費補助之本意。
此外,毫無取捨甄別的齊頭式補助,只會讓一些學校持續抱著「數人頭、賺鈔票」的心態,只想來一個撈一個,有人繳學費、教育部有補助就好,在教育上(包括專業教育與人格培養教育)毫無用心,這樣的學校環境與低落的教學品質,政客還要提供高額補助讓這種學校得以苟延殘喘,這不是愈加敗壞掉台灣的大學教育根基嗎?
想想德國的大學教育,再想想台灣每下愈況的大學環境,掌握國家重大資源及權力的政客,在提出大灑幣學費補助政策之前,有好好為台灣的未來想想嗎?
*本文經台灣新故鄉智庫論壇授權刊登
*作者劉東皋為資深媒體工作者、台灣新故鄉智庫協會研究員
https://www.storm.mg/article/4814514?mode=wh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