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政論名嘴口水亂噴,平時瞎掰一般八卦議題,觀眾當野台戲看,也就罷了,但最近美國總統川普掀起關稅風暴,股匯市動盪,非財經專業的名嘴照樣上場,瞎掰不換班。但政治化的危言聳聽可會影響民眾的投資行為,干擾市場,政府相關單位豈能坐視不管!
股匯市複雜而敏感,政府匯率、利率和稅率工具的運用,以及國際的財政、金融和經濟等對策的施行,只要有市場耳語的風吹草動,都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變動。若名嘴們缺乏財經專業,信口雌黃,加上可能因欠缺職業倫理,被特定利益團體收買,進行置入性宣傳,就可能對投資人造成傷害,賴政府不能只高喊中共的認知作戰,卻對電視名嘴影響行情的作為放任不管。
當今不少電視台變成了「類黨營事業」,旗下的政論節目天天替給他們好處的黨政軍吹歌唱戲,把新聞守則和記者倫理規範拋在一旁,一切向錢看!
不是說政黨退出媒體了嗎?如今怎麼暗地裡又操控了媒體。在野黨審查今年度中央政府預算案時,讓政府收買媒體的預算露了底。藝人吳宗憲一段酸政黨退出媒體的影片在網路廣傳,名嘴啞口無言的表情令人發笑。天天透過特定媒體對人民進行認知作戰的,原來是政府!
美國故總統羅斯福說:「有學問而無道德,如一惡漢;有道德而無學問,如一鄙夫。」政論名嘴在電視上信口開河,不只無學問,更無道德。部分電視台天天動員名嘴演戲,無視社會大眾對第四權的公允期待,胡畫靶,亂射箭,潑婦惡漢行徑無齒也無恥。
在金融市場中,散布影響行情的不實消息可能涉及多種法律責任,包括:一、證券詐欺:故意散布虛假資訊,可能違反《證券交易法》,面臨刑事責任與罰款;二、市場操縱:透過虛假消息影響市場價格,可能構成市場操縱行為,監管機構可介入調查;三、受影響的投資人若能證明因虛假消息遭受損失,可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賠償;四、監管機構可對違規者處以罰款或其他行政處分;而如果涉及媒體或社群平台,還可能涉及資訊傳播的責任與監管的規範。賴政府不能高唱「國家無主權,即無言論自由」,卻對政論名嘴在金融市場的興風作浪視而不見。
誰讓這些政論名嘴如此猖狂?賴總統曾深受假民調之苦,更不應漠視放任。符合言論精義的批評務求客觀、中肯、理性,言之有據、有理和有物,具有決策參考價值,不是只有賣弄口水的抹紅、抹黑及亂罵。賴政府如果管不了,最起碼別給他們再添柴火了!
*作者為「新故鄉智庫」國政顧問,本文原刊114/5/16中時,由作者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