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荔枝 兩樣情(李武忠)

一樣荔枝 兩樣情(李武忠)

作者:李武忠(大農業博士,農漁經學者)

荔枝鮮甜汁多味美,已從僅供帝王享用的奢侈品,變成了尋常百姓也能品嘗的夏季美味。荔枝的應用範圍不斷拓展,不再局限於鮮食水果;果醬、果汁、水果罐頭和荔枝乾等製品,在全球市場上越來越受歡迎。近年來,荔枝迅速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擄獲了全球數百萬人的心。如今的荔枝已不只是一個奇特的異國水果,而是鮮活水果市場中舉足輕重的參與者,全球荔枝產量約450萬公噸,亞太地區仍然是荔枝產區的中心,其中中國大陸佔據主導地位,其次是印度、台灣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等。受到國際需求成長和亞太地區生產繁榮的推動,2025年全球荔枝市場規模為74.9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到達97.9億美元,未來遠景看好。

中國是荔枝的原產地,擁有超過600個登記品種,也是全球最大的荔枝生產國和消費國,其產量大部分供國內消費。主要種植種類包括妃子笑,白糖罌,桂味,黑葉荔枝,糯米糍,三月紅,紫娘喜,無核荔枝等。中國大陸把荔枝作為品牌農產品,近年來發展迅速,去年受到暖冬以及暴雨、冰雹、龍捲風等極端天氣影響,荔枝總產量降為178萬公噸,今年則是豐收的一年,總種植面積約50.1萬公頃,全年總產量有望達到345萬公噸,比去年增加一倍,供過於求且不易保存致價格下滑,幾乎崩盤,收購價從去年24元人民幣/每公斤暴跌至2-3元人民幣/每公斤,已低於生產成本,果農叫苦連天,未見豐收的喜悅,顯示供需調控對果農收益的重要性,政府應重新規劃發展策略,穩住市場價格和果農收益。

中國大陸荔枝的主要出口品種是妃子笑,大部分銷往美國、印尼、香港、新加坡、加拿大與馬來西亞等地區,預計今年荔枝出口量將成長30%(2024年中國大陸鮮荔枝出口量為1.39萬公噸)。往年中國產荔枝在美國各大超市隨處可見,價格在每磅(0.45公斤)4.99美元至5.99美元之間。如今為因應美國對等高關稅的影響,政府正積極輔導果農和貿易商,透過新技術的保鮮(如超低溫冷凍休眠鎖鮮專項技術,可以延長荔枝的保存期限,維持鮮豔的色澤和風味,避免褐變,保持良好的品質,讓外銷荔枝更具競爭力)來拓展其他出口市場,目前在東南亞(RECP的優惠關稅政策為中國水果出口東南亞帶來絕佳的機會)、中東、歐洲、南美、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均頗有斬獲;由於各國海關監管查驗標準存在差異,為配合國外市場要求,許多荔枝產品正從國家標準升級到國際標準,若能透過品種選育、預冷技術、護色保鮮劑、納米保鮮膜、凍眠鎖鮮等新技術並配合認證種植規範、可追溯性和冷鏈投資應可有效擴大外銷數量與地區,穩住荔枝產業正常發展。

玉荷包/​高雄市大樹區玉荷包荔枝

台灣也是荔枝重要生產區,主產區為高雄、臺中、南投及臺南等縣市,產期為5至8月,主要種植種類有黑葉,玉荷包,糯米糍,玫瑰紅,桂味等,前兩者分占市場的70%與20%,台灣生產的荔枝以內銷為主(幾占99%)。受到農業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導致種植面積下滑,近年來已少於10000公頃;加以極端氣候造成的天然災害影響,近年來國內荔枝產量不穩,影響荔枝農收益及農民種植意願。今年(2025年)台灣荔枝收穫總面積為9,478公頃,受到去年颱風和今年三月連續低溫和降雨影響,今年產量歉收(僅剩3-4成),產量預計為5萬多公噸;對此先前政府已實施天然災害救濟黑葉荔枝每公頃補助6萬元新台幣,玉荷包和糯米糍則每公頃補助10萬元新台幣;去年高雄市政府農業局也因年初寒流不斷,當地荔枝因為雨水過多,導致著果不良,產量預期大減,啟動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玉荷包荔枝一分地救助1.2萬元,黑葉荔枝一分地救助1萬元。由於量跌價漲,價格預期將上漲三成以上,荔枝每公斤零售價上看80元新台幣,玉荷包每公斤達100元以上。儘管如此,但因個別農民產量低,仍很難彌補多數果農虧損。

台灣生產荔枝只有少量出口,以玉荷包為主,去年一整年荔枝出口總量僅137公噸,金額為124.8萬美元,日本居首位(107公噸,102.1萬美元,占78.1%),其次為紐西蘭(13公噸,9.9萬美元占9.5%),香港(6公噸,4.7萬美元),美國(4公噸)等。

近年來越南政府積極推動水果外貿,為強化荔枝外銷,根據目標市場進行產地劃分並根據目標市場需求進行輔導,例如針對美國、歐盟、日本等高標準市場的園區,嚴守GAP、有機生產標準,加速通關速度,提高市場價值;出口到中國大陸的地區必須遵循特定的病蟲害控制和收穫後處理規程;成果顯著相當值得台灣參考。

鑑於未來極端氣候給果農帶來的天然災害的頻度、廣度及嚴重度增強,而台灣農業以小農為主,個人難以有效應對,需要政府備妥完善的應對措施並儘快落實,才能確保供需均衡,以免讓消費者失去「水果自由」!

 

*作者為「新故鄉智庫」國政顧問,本文原刊於114/6/27銳傳媒,由作者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