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刺你的永遠是盟友─台灣與台積電的悲劇(風傳媒)

無論是對台積電甚至台灣而言,近來的幾件事應該可深刻感受與體驗那句「背刺你的永遠是盟友」的真義。

上周國內科技界最震撼的消息就是台積電爆發多名員工涉及非法取得2奈米機密案,根據媒體報導,由於2奈米列為國家核心技術,外洩恐違反《國家安全法》,因此高檢署是依《國家安全法》偵辦,拘提 6名台積電的現職或離職工程師,指控他們在職期間將數百張關鍵製程整合影像與技術文件;至於洩密對象,則是指向日商,他們透過前同事流向日本設備大廠 Tokyo Electron (東京威力科創,TEL),並疑似乎提供日本半導體國家隊 Rapidus作設備調校參考。

雖然科技界彼此用各種挖角、洩密、司法手段干擾與追趕競爭對手的事件有所聞,但在這個半導體尖端技術成為地緣政治競爭核心、並把台積電推上強權角力的最前緣之時,爆發這個案件,仍是讓人感觸良多:地緣政治角力、企業甚至國家的競爭,果然是只有利益沒有道義。

在中美的競爭中,台日是毫無疑問的盟友,日本的「台灣有事就是週邊有事」就是代表;當地緣政治因素讓各國紛紛要重建晶片製造能力時,台積電也夠意思的在2022年前往日本熊本設廠、並快手快腳的完工啟用。熊本一廠以較成熟的28、12奈米製程為主,預定今年動工的熊本二廠則推進到6∕7奈米製程。

與此同時,日本政府也糾集清日本一線產業龍頭企業,從豐田、NTT索尼、NEC、軟銀、DBJ等投資與投入日本半導體國家隊 Rapidus,並在上月宣布成功試產日本首顆2奈米晶片。日本曾經是半導體王國,但在上世紀80、90年代的美日半導體大戰中折翼,大部份製造流向台、韓,雖然仍有實力,但站在最尖端製造技術前緣的是台、韓、美的廠商而非日商,因此日本國家隊挑戰2奈米成功讓外界意外。

但在看到這次台積電的洩密案直指國家隊 Rapidus,許多人或許就有「恍然大悟」之感,讓人感嘆之處有2,一個是台日同盟、再親密還是好不過自家掌握尖端技術,即使要用偷竊盟友技術的手段亦在所不惜。第二個感嘆是曾幾何時,在「偷竊技術」上台日的「角色互換」,連日本網路上都一片哀嘆聲:「日本已經從被竊取技術的國家,變成了必須竊取技術的國家」。

台灣最親密的盟友、許多時候甚至被戲稱為「美國爸爸」,其所作所為相較日本亦不遑多讓,甚至是狠毒數倍。日本頂多是有偷竊台積電技術之嫌,但美國則不僅於覬覦台積電的尖端技術,還想榨取台積電的所有價值,最好是「整碗捧去」。川普第一任期時就極限施壓,讓台積電去美國投資650億美元、在當地興建3座晶圓廠,第二任期又讓台積電再加碼1000億美元,另外再蓋3座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設施和1個研發中心,總額達1650億美元。

這還不夠,川普顯然想要更多,上周受訪時說出「台積電在美投資3000億美元」,讓台灣嚇壞,各界紛紛查證,之後再改口「2000億美元」,一番折騰下來,讓我們的「小白」經濟部長郭智輝說出「假訊息」的失言,倒是台積電穩健又官式的回答「一切以公告為主」暫時化解問題,但由此可看到美國要讓台積電持續加碼投資的壓力與意願有多大。其它如要台積電如捐血般的救英特爾,或是要台積電再搞個數百上千億美元去挺孫正義的「水晶之地AI園區計劃」,都是有要把台積電吃乾抹盡、榨光為止的味道。

如果拿台灣整體來看,美國這位「盟友」的背刺與壓榨,也是讓人「髮指」。美國除了對台灣課20%、高於日韓等競爭國15%的關稅外,也施壓要台灣拿4000-5500億美元去投資美國,這個數額與日本相當、比韓國的3500億美元還高,而日本經濟規模是台灣5倍大、韓國是台灣的2倍大;阿拉斯加天然氣管線計劃,顯然不是一個賺錢的好計劃、甚至可能是一個「錢坑」,日韓都極力阻擋拒絕參與投資,只有台灣傻乎乎的答應投資,估計金額在200-400億美元。

*本文經風傳媒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