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天安門閱兵,你認同哪個國家?(林庭瑤)

登上天安門閱兵,你認同哪個國家?(林庭瑤)

作者:林庭瑤

中共九三大閱兵,向全世界秀肌肉。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等人現身天安門城樓觀禮,躋身中共「黨與國家領導人」座位之列。當解放軍正步行軍禮通過觀禮台,不知此刻的他們是認同哪個國家?眼見要用來打台灣的共軍武器整裝而過,這些貴賓內心不知作何感想?

攜手上河梁:輕聲細語端大棒

閱兵典禮本身就是軍事行動。光透過央視直播,即可見識到中共閱兵的軍威壯盛,比起上次,不只多了東風-61、巨浪-3等戰略核武器,也多了無人作戰系列(無人機、無人潛艇、機器狗),尤其是解放軍鬥志高昂的士氣,粉碎了習近平權力不穩的謠言,連川普都讚嘆是「美麗的慶典」(beautiful ceremony),相信西方國家領袖觀看後也會百感交集。

習近平此次發言態度和緩,不提「日本軍國主義」,也不再強調「世界和平」,整體偏向軟性喊話。借用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的名言,「手持大棒,但要輕聲細語」。對照羅斯福的形容,習近平已秀出大棒(拳頭),同時轉而輕聲細語。

遊子暮何之:只嘆神經太大條?

登上天安門閱兵,洪秀柱非始作俑者,2015年就有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做過,當年連還跟前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握手寒喧。連戰在《連戰回憶錄》書中透露細節,時任總統馬英九透過不同管道勸說,或是至少只跟習近平會晤,但不出席九三閱兵,但連戰在書中說,那時自己「頂著鋼盔」、「神經算是大條」,但為了兩岸和平下定決心,「忍辱負重,如期完成」。

然而,這是忍誰的辱?又負了誰的重?真正負責任的政治領袖,應當是國難當頭之際挺身而出,怎麼反而去參加敵對政權的閱兵大典?更何況,將領出身的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多次受邀,始終堅決拒絕,還力勸軍中袍澤不要參與,因為「抗戰功績屬於中華民國,不能被錯置或混淆」。

連戰參加中共閱兵返台後,時任黨主席朱立倫也將連戰送至考紀會處理,洪秀柱也痛批連戰此舉「未能考慮國人感受,傷害國人感情」。如今,十年一瞬,洪秀柱卻身著綠衣黑褲,親自登上天安門閱兵,從央視鏡頭中,剛好在前中紀委書記王岐山的後頭。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輕放洪秀柱,與過往態度形成強烈對比。究其實,是洪秀柱已掀不起波瀾?還是因為國民黨在野,就無所謂了?以後還想不想奪回政權?

徘徊蹊路側:歷史開了大玩笑

歷史開了大玩笑,明明是蔣介石在正面戰場流血流汗,才打下了勝利;在那一廂的北京當局,1949年成立的「新中國」,卻堂而皇之地紀念起1945年的輝煌戰績。從習近平在這次閱兵車的「1945」車牌可見,蔣介石拖住日本的抗日慘勝,早已被中共輕飄飄地搶下歷史詮釋權,還把抗戰八年說成了十四年。這一廂的賴政府,不談「抗戰」,只談「終戰」,台灣成戰敗國,甘願自貶為抬不起頭的殖民地。 

反觀國民黨太消極,讓出了歷史詮釋權。陸委會認為洪秀柱有涉「洩密」之嫌,也太高估其能耐了。洪秀柱自嘲,返台會「當烈士」,同樣也太高估自己的分量了。從連戰到洪秀柱,都是在野的民間人士,哪有什麼「機密」可洩?又何來「烈士」可當?事實上,前副總統呂秀蓮曾告連戰觸犯刑法「外患罪」,但最後是不起訴結案。參加對岸閱兵,爭議的癥結點並不在於「合不合法」,而是毫不考慮台灣人民的觀感,「不合人民的意」。

前總統馬英九主張兩岸和平,但也不會參加中共閱兵典禮,那是最基本的底線。馬英九不會毫無底線,他也不會成為「台灣的鳩山由紀夫」。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登上天安門觀禮,自稱「懷著反省和謝罪的心情去中國」認為日本必須正視歷史、以史為鑑,結果被日本網友罵翻。

放眼國際,法國前總統戴高樂力主「戰略自主」,但他也不會毫無底線,不會參加蘇聯的紅場閱兵典禮。戴高樂曾在冷戰時期訪問過蘇聯,作為北約成員國元首,他高調訪問蘇聯,站上了「紅場」;但他並未親自出席蘇聯這個「北約頭號假想敵」的大型閱兵典禮。

悢悢不能辭:關鍵時刻選錯邊

國民黨的豬隊友們,在大陸有幫國民黨和台灣人民發聲嗎?或只是成為民主協商的花瓶?若要紀念,可以參加國民黨自辦的場子,何必去中共閱兵現場?紀念抗戰,非得要登上觀禮台,參加閱兵不可?為了兩岸和平和區域穩定,親眼目睹可能用來打台灣的新式飛彈,又作何感想?

國際上,敵對勢力陣營政黨領袖直接參加對方閱兵典禮的例子,非常罕見,多數是派低層級代表或外交官身分,代表出席。觀閱敵軍所秀出要用來對付國軍和台灣人民的武器,向來是「戰俘」才看得到,難道洪秀柱和連戰是「戰俘」嗎?

從連戰到洪秀柱,事件本身起不了大波瀾,但皆逾越了底線。當解放軍昂首闊步通過觀禮台,見證中共的壯盛軍容和宣揚軍威之際,不知「受邀貴賓們」此刻認同的是哪個國家?當各種新式攻台武器從跟前走秀而過,「貴賓們」盡收眼底,心思又盪到了哪裡?可曾顧慮到台灣人民的心理感受?此刻,又是跟誰站在一起?

 

*本文經風傳媒授權轉載

Comments are closed.